本乏烟霞志,那随鸳鹭游。一枝仍未定,数粒欲何求。
溟涨道途远,荆吴云雪愁。会登梅岭翠,南翥入炎洲。
将之番禺留别湖南府幕。唐代。李群玉。本乏烟霞志,那随鸳鹭游。一枝仍未定,数粒欲何求。溟涨道途远,荆吴云雪愁。会登梅岭翠,南翥入炎洲。
李群玉(808~862),字文山,唐代澧州人。澧县仙眠洲有古迹“水竹居”,旧志记为“李群玉读书处”。李群玉极有诗才,他“居住沅湘,崇师屈宋”,诗写得十分好。《湖南通志·李群玉传》称其诗“诗笔妍丽,才力遒健”。关于他的生平,据《全唐诗·李群玉小传》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并作诗《送李群玉赴举》,.但他“一上而止”。后来,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郑重邀请李群玉再作诗词。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三年后辞官回归故里,死后追赐进士及第。...
李群玉。李群玉(808~862),字文山,唐代澧州人。澧县仙眠洲有古迹“水竹居”,旧志记为“李群玉读书处”。李群玉极有诗才,他“居住沅湘,崇师屈宋”,诗写得十分好。《湖南通志·李群玉传》称其诗“诗笔妍丽,才力遒健”。关于他的生平,据《全唐诗·李群玉小传》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并作诗《送李群玉赴举》,.但他“一上而止”。后来,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郑重邀请李群玉再作诗词。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三年后辞官回归故里,死后追赐进士及第。
贤母诗为家幼春、亦春茂才令慈黄太孺人作。清代。丘逢甲。昔为孝妇今慈母,三十年来节义垂。贼刃不伤缘至性,父书能读训诸儿。缫丝自谨闺门礼,彻瑱欣闻泮水诗。欲表女宗亲拜手,奉笺遥侑寿筵卮。
送别赵子将。明代。蓝智。故人川上别,风雨送行舟。岁暮歌黄鹄,江清见白鸥。青云怀楚璧,秋水佩吴钩。看尔飞腾志,周南岂滞留。
东庄书寄尉氏胡柏林。明代。左国玑。我宿东皋旧草堂,六月灌木吹云凉。披襟时弄碧天月,独醉山花发兴狂。因逢道士海上客,南出蓬池云路长。为予问讯蓬池子,阮公啸台今亦圮。步兵酒兴名天衢,不醉空随世人死。我田黍熟垂黄金,我屋曲糵山嵚岑。新秋酿瓮一百石,何不遥来欢此心。君不见雄虺九首气吞海,当衢一号万夫醢。北窗日午眼未开,烟萝挂壁流莺待。起向当窗弄木瓢,颓然卧看浮云改。
鲁巷太师庙。宋代。韩维。善教邈无迹,其流在民心。君看鲁太师,庙食犹至今。岂如文俗土,朱墨坐浮沉。趋营止目前,不顾患害深。去汉馀千载,此弊竟相寻。我行道祠下,感激为悲吟。不见田雉驯,啼鸦空满林。
宴伊东岸。唐代。李端。晴洲无远近,一树一潭春。芳草留归骑,朱樱掷舞人。空花对酒落,小翠隔林新。竟日皆携手,何由遇此辰。
仰和皇太了殿下明禋庆成诗韵。宋代。马廷鸾。圣主精禋格,明廷对月深。元良赞宸极,盛德享天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