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双双,正分汾水,回头生死殊路
天长地久相思债,何似眼前俱去!
摧劲羽,倘万一幽冥,却有重逢处
诗翁感遇。把江北江南,
风嘹月唳,并付一丘土。
仍为汝,小草幽兰丽句,
声声字字酸楚。拍江秋影今何在?
宰木欲迷堤树。霜魂苦,
算犹胜,王嫱青冢贞娘墓。
凭谁说与?叹鸟道长空,
龙艘古渡,马耳泪如雨。
迈陂塘·雁双双。唐代。李治。雁双双,正分汾水,回头生死殊路天长地久相思债,何似眼前俱去!摧劲羽,倘万一幽冥,却有重逢处诗翁感遇。把江北江南,风嘹月唳,并付一丘土。仍为汝,小草幽兰丽句,声声字字酸楚。拍江秋影今何在?宰木欲迷堤树。霜魂苦,算犹胜,王嫱青冢贞娘墓。凭谁说与?叹鸟道长空,龙艘古渡,马耳泪如雨。
唐高宗李治(628年7月21日-683年12月27日),字为善,中国唐朝第三位皇帝(649—683年在位),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其母为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是嫡三子。贞观五年(631年)封为晋王,后因唐太宗的嫡长子皇太子李承乾与嫡次子魏王李泰相继被废,他才于贞观十七年(643年)被册立为皇太子。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即位于长安太极殿,开创了有贞观遗风的永徽之治。唐代的版图,以高宗时为最大,东起朝鲜半岛,西临咸海(一说里海),北包贝加尔湖,南至越南横山,维持了32年。李治在位34年,于弘道元年(683年)驾崩,年五十五岁,葬于乾陵,庙号高宗,谥号天皇大帝。...
李治。唐高宗李治(628年7月21日-683年12月27日),字为善,中国唐朝第三位皇帝(649—683年在位),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其母为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是嫡三子。贞观五年(631年)封为晋王,后因唐太宗的嫡长子皇太子李承乾与嫡次子魏王李泰相继被废,他才于贞观十七年(643年)被册立为皇太子。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即位于长安太极殿,开创了有贞观遗风的永徽之治。唐代的版图,以高宗时为最大,东起朝鲜半岛,西临咸海(一说里海),北包贝加尔湖,南至越南横山,维持了32年。李治在位34年,于弘道元年(683年)驾崩,年五十五岁,葬于乾陵,庙号高宗,谥号天皇大帝。
浣溪沙 施养勇六十。近现代。姚鹓雏。六十霜颠独感春。曙鸡啼罢倦吟身。轻衫且许浣征尘。百瓮黄齑天玉女,半生铅椠墨磨人。聊凭一笑度芳辰。
酬乐天见寄。唐代。元稹。三千里外巴蛇穴,四十年来司马官。瘴色满身治不尽,疮痕刮骨洗应难。常甘人向衰容薄,独讶君将旧眼看。前日诗中高盖字,至今唇舌遍长安。
和张考功春日早朝遇雪。明代。林鸿。今年春早觉春寒,紫禁朝回雪未乾。太液月低银兔湿,蓬莱天近玉龙蟠。吴盐色莹差堪拟,郢曲才高欲和难。最喜风光先报柳,渐舒晴翠拂阑干。
辛丑岁军乱后李元常赋诗伤感予次其韵。元代。叶颙。乱后依然旧城郭,青山不老秋云薄。人民皆非可奈何,岁月无情随逝波。短世功名何暇论,相逢存殁惊相问。夜寒儿女泣牛衣,紫凤天吴颠倒披。访旧惊心生百感,两脚如麻春不暖。秪多幽滞哭酸风,何人背面啼春红。
兰陵王 送精卫赴法兼讯璧君夫人。近现代。林庚白。月痕碧。沧海鲛人似泣。长亭近、休唱棹歌,只恐春声已难觅。江城又送客。谁遣梁鸿去国。君行矣,花外绿漪,凭共风帆送山色。云天远无极。剩倦侣凭栏,吹出玉笛。听风听水追行迹。怅曲终人杳,离樽犹满,拚教清泪堕瑶席。羁愁乱如织。堪忆。小楼侧。正海燕双飞,风送轻翮,巴黎到日荷花隔。值海上青鸟,问答消息。神州回首,念世变,待戮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