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险行台壮,天清景幕新。鸿飞青嶂杳,鹭点碧波真。
风肃天如水,霜高月散银。婵娟争泼眼,廉洁正成邻。
东涌沧溟玉,西呈翠巘珍。画船拖素练,朱榭映红云。
琥珀杯方酌,鲛绡席未尘。秦箫吹引凤,邹律奏生春。
缥{糹耳少}纤歌遏,婆娑妙舞神。会知冥漠处,百怪恼精魂。
漳州新城秋宴。唐代。陈元光。地险行台壮,天清景幕新。鸿飞青嶂杳,鹭点碧波真。风肃天如水,霜高月散银。婵娟争泼眼,廉洁正成邻。东涌沧溟玉,西呈翠巘珍。画船拖素练,朱榭映红云。琥珀杯方酌,鲛绡席未尘。秦箫吹引凤,邹律奏生春。缥{糹耳少}纤歌遏,婆娑妙舞神。会知冥漠处,百怪恼精魂。
陈元光(657—711年),字廷炬,号龙湖。唐朝 河东道人[(一说河南光州人,今河南省潢川县。)。漳州首任刺史。他是闽台地区重要的民间信仰之一,被奉为开漳圣王。陈元光将军自未弱冠之年即随父率众南下,直至殉职,始终坚守在闽戍地,长达四十二年;治闽有方,开科选才,任用贤士,招抚流亡,烧荒屯垦,兴办学校,劝民读书。号称“蛮荒”之地的闽南,经济文化得到了迅速发展。 陈元光成为促进中原文化与闽越文化融合的奠基者。陈元光去世后,被后世尊奉为“开漳圣王”。潮州诗萃》收录其排律诗三首,后人编有《龙湖集》48首,《全唐诗》及外编录其7首。...
陈元光。陈元光(657—711年),字廷炬,号龙湖。唐朝 河东道人[(一说河南光州人,今河南省潢川县。)。漳州首任刺史。他是闽台地区重要的民间信仰之一,被奉为开漳圣王。陈元光将军自未弱冠之年即随父率众南下,直至殉职,始终坚守在闽戍地,长达四十二年;治闽有方,开科选才,任用贤士,招抚流亡,烧荒屯垦,兴办学校,劝民读书。号称“蛮荒”之地的闽南,经济文化得到了迅速发展。 陈元光成为促进中原文化与闽越文化融合的奠基者。陈元光去世后,被后世尊奉为“开漳圣王”。潮州诗萃》收录其排律诗三首,后人编有《龙湖集》48首,《全唐诗》及外编录其7首。
泉州贡闱庆成。宋代。真德秀。维南有州古佛国,选佛场开自畴昔。谁欤经始梅溪翁,万桂森森皆手植。文风日盛贤材多,粉袍立鹄肩相摩。万间庇士岂不欲,环视柰无余地何。那知吉壤在咫尺,鬼神撝呵天所惜。一朝幻出青瑶宫,山灵献卜龙避席。昔虞局促今恢舒,乘黄骋足腾康衢。辟新葺旧两辉映,美哉轮奂雄规橅。岁直金虬大魁出,剩喜庆成逢此日。来春甲子又一周,天相吾泉真可必。蝉联四坐皆豪英,一樽敬为诸君倾。浮云富贵靡定态,要看名节留芬馨。我今归作渔樵侣,清梦犹驰笋江浒。凤鸣侧耳听朝阳,把酒空山为起舞。
题雪庄和尚小照。清代。汪天与。雪庄开士居云舫,三十馀年不下山。何事尘缘消未尽,尚留面目在人间。
秦伯起报满南还以途中近作见示赋答。明代。卢龙云。羡尔朝天去,承恩归路长。风尘随驿骑,霜雪满衣裳。客咏多千首,皇纶重十行。从兹看远驭,何地不康庄。
潮阳八景。明代。吴仕训。金沟沟外种麻田,辟谷仙方自可传。莫道借车游已远,长瞻紫气在南天。
雨 其三。元代。陈樵。风雨今犹恶,谁怜行路难。繁华三月景,牢落一分残。稚麦应伤涝,娇花不耐寒。江流方浩浩,云气转漫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