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希酿泉,忻然睹香雪。圭璧充庭辉,山林变瑶阙。
农郊卜岁丰,帅阃和民悦。触檐鸣瑀珩,拂衙凛铁钺。
藻台净冰鉴,茶壶团素月。圣恩宏海陬,边臣效芹说。
观雪篇。唐代。陈元光。不敢希酿泉,忻然睹香雪。圭璧充庭辉,山林变瑶阙。农郊卜岁丰,帅阃和民悦。触檐鸣瑀珩,拂衙凛铁钺。藻台净冰鉴,茶壶团素月。圣恩宏海陬,边臣效芹说。
陈元光(657—711年),字廷炬,号龙湖。唐朝 河东道人[(一说河南光州人,今河南省潢川县。)。漳州首任刺史。他是闽台地区重要的民间信仰之一,被奉为开漳圣王。陈元光将军自未弱冠之年即随父率众南下,直至殉职,始终坚守在闽戍地,长达四十二年;治闽有方,开科选才,任用贤士,招抚流亡,烧荒屯垦,兴办学校,劝民读书。号称“蛮荒”之地的闽南,经济文化得到了迅速发展。 陈元光成为促进中原文化与闽越文化融合的奠基者。陈元光去世后,被后世尊奉为“开漳圣王”。潮州诗萃》收录其排律诗三首,后人编有《龙湖集》48首,《全唐诗》及外编录其7首。...
陈元光。陈元光(657—711年),字廷炬,号龙湖。唐朝 河东道人[(一说河南光州人,今河南省潢川县。)。漳州首任刺史。他是闽台地区重要的民间信仰之一,被奉为开漳圣王。陈元光将军自未弱冠之年即随父率众南下,直至殉职,始终坚守在闽戍地,长达四十二年;治闽有方,开科选才,任用贤士,招抚流亡,烧荒屯垦,兴办学校,劝民读书。号称“蛮荒”之地的闽南,经济文化得到了迅速发展。 陈元光成为促进中原文化与闽越文化融合的奠基者。陈元光去世后,被后世尊奉为“开漳圣王”。潮州诗萃》收录其排律诗三首,后人编有《龙湖集》48首,《全唐诗》及外编录其7首。
送王御史。元代。萨都剌。骢马如龙玉作鞭,江头下马上官船。承恩不比寻常辈,入谏频瞻咫尺天。草满畬田多战骨,花飞驿路少人烟。宪台自是清高甚,时事关心易白颠。
后庭花·一春不识西湖面。宋代。许棐。一春不识西湖面。翠羞红倦。雨窗和泪摇湘管。意长笺短。知心惟有雕梁燕。自来相伴。东风不管琵琶怨。落花吹遍。
丁亥元日。元代。张翥。梅花院落雨声中,窗外春寒淰淰风。腊酒拨醅浮玉蚁,夜灯挑烬落金虫。星环甲纪惊身老,雪解寅朝验岁丰。还喜驿书催上路,寸心长在日华东。
次陈心之陈比之二居士过访东皋韵。明代。释海会。结屋离人境,时看云去来。新花迎客笑,一径为君开。茶煮春前水,芋搜劫后灰。莫言村寺僻,握手步松台。
宪使范右司具馔属属官为主人又属衡阳张宰助筵同游石鼓书院。宋代。曾丰。湘水前萦带,蒸江后引裾。中容齐塔阜,上建读书庐。气象河汾上,规模景祐馀。帝王无异学,孔孟有遗书。绛帐讲之熟,青衿受以虚。心原逢左右,理窟悟终初。糟粕包高厚,精华寄起居。作成端若此,徵用合何如。学士唐全炬,经师汉石渠。致君登栗陆,措俗减华胥。访古行陪履,观光坐接祛。上台供瓮酒,傍县具盘蔬。笑脸人人醉,设眉个个舒。传香薰馧馞,寄傲卧籧篨。如浴沂中水,而观濠上鱼。落晖犹可却,上马不妨徐。纪胜俾传远,书崖字放疏。姓名年月日,刻罢赋归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