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桥春涧已归迟,梦入仙山山不知。
柱史从来非俗吏,青牛道士莫相疑。
和茅山高拾遗忆山中杂题五首。山邻。唐代。储嗣宗。石桥春涧已归迟,梦入仙山山不知。柱史从来非俗吏,青牛道士莫相疑。
储嗣宗,唐诗人。储光羲曾孙。润州延陵(今丹阳)人,郡望兖州(今属山东)。宣宗大中十三年(859)登进士第,曾任校书郎。到过北方边塞,有《随边使过五原》诗,与顾非熊、顾陶友善。崇仰王维,受王维、储光羲影响,善写山林幽景,多发尘外之思,缺乏社会内容。元辛文房谓其为诗“苦思梦索,所谓逐句留心,每字著意,悠然皆尘外之想”,并称颂其“片水明在野,万华深见人”,“蝉鸣月中树,风落客前花”等警句为“皆区区所当避舍者也”。但艺术成就远不及王、储。《全唐诗》录存其诗四十首,编为一卷。《全唐诗外编》补诗一首。《直斋书录解题》著录有诗集一卷。...
储嗣宗。储嗣宗,唐诗人。储光羲曾孙。润州延陵(今丹阳)人,郡望兖州(今属山东)。宣宗大中十三年(859)登进士第,曾任校书郎。到过北方边塞,有《随边使过五原》诗,与顾非熊、顾陶友善。崇仰王维,受王维、储光羲影响,善写山林幽景,多发尘外之思,缺乏社会内容。元辛文房谓其为诗“苦思梦索,所谓逐句留心,每字著意,悠然皆尘外之想”,并称颂其“片水明在野,万华深见人”,“蝉鸣月中树,风落客前花”等警句为“皆区区所当避舍者也”。但艺术成就远不及王、储。《全唐诗》录存其诗四十首,编为一卷。《全唐诗外编》补诗一首。《直斋书录解题》著录有诗集一卷。
送侍讲学士邓善之辞官还钱塘 其五。元代。卢亘。离离天星高,皓皓云月光。候雁过楚泽,蟋蟀鸣中堂。天时谅难测,徒然多感伤。念子去意远,沈忧结衷肠。忆昔初奉欢,露白春兰芳。清尊罢新制,妙趣深濠梁。飞景急西匿,川流浩汤汤。玄发凄岁晚,木脱天雨霜。蔓草岂容惜,松柏在高冈。
子夜四时歌 其三 秋歌。元代。周巽。珊瑚合欢枕,无寐过中宵。背壁寒灯暗,花残恨未消。凉声鸣落叶,天际雁书遥。
苦热绝句十首 其一。明代。顾璘。斋中五月暑太甚,纵到天南知不如。岂是衡山移岱岳,东蒙分与祝融居。
巳未春日山居杂兴十二解。宋代。杨万里。半月春晴探物华,山园走得脚酸麻。从教三日风和雨,闭户烧香不看花。
湖上独酌。宋代。文彦博。尽日观鱼坐水边,悠然独酌望青山。樽前解下渊明帢,起就东奚濯腻颜。
径山五峰 其二 大人峰。元代。祖铭。五髻生云雨,镇踞何舂容。具此大人相,题为大人峰。伟哉天地间,万象同扩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