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落不去根,水流常背源。
木落方病寒,尚覆本根温。
水流忘由来,散乱卑湿牵。
读子二思诗,起予二者言。
木实类君子,老有孝感存。
水亦人迹然,动由名利牵。
使我父母感,一夕身百翻。
人世但可悲,小官何足言。
情义有相夺,心迹固此分。
勉之多自宽,行见西归辕。
广王醇正叔二思诗。宋代。王令。木落不去根,水流常背源。木落方病寒,尚覆本根温。水流忘由来,散乱卑湿牵。读子二思诗,起予二者言。木实类君子,老有孝感存。水亦人迹然,动由名利牵。使我父母感,一夕身百翻。人世但可悲,小官何足言。情义有相夺,心迹固此分。勉之多自宽,行见西归辕。
王令(1032~1059)北宋诗人。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 5岁丧父母,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长大后在天长、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有治国安民之志。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皆甚推重。有《广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王令。王令(1032~1059)北宋诗人。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 5岁丧父母,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长大后在天长、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有治国安民之志。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皆甚推重。有《广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题洪氏慈节堂。明代。蔡清。慈母人间非不多,慈而节者能几何。洪母之慈似亦少,慈不徒爱爱而教。一灯母子共分光,母读子读影相吊。若其操节果何如,为念夫家世业儒。我今傥若差一念,万卷家藏弃无馀。天地一逆旅,百年能几许。夫在则视夫,夫亡则视子。但愿子有立,夫死犹不死。妾身自分止于此。吁嗟兮洪君,君母之贤世罕伦。君今莫计位高下,只取胸中一物真。我闻立身须以道,善名是显亲。汗青岂必皆达者,未计眼前屈与伸。我亦为人子,年来已度三十春。家贫自少事章句,父祖力家百苦辛。往年吾祖已捐弃,临行犹愿孙成器。而今一第市童怜,痛哉吾祖安在矣。祖母于今老色深,念之中痛不能任。双亲四目仅一子,况复暮景仍骎骎。平生学力尽虚耳,世事颠迷无与比。静中自笑复自悲,授之以政将何以。每览程朱性理书,践履一意负心期。古云三十骨骼成,轻暴气质若未移。颜渊三十德行立,邓禹三十功业毕。我今三十何为哉,少日已去老将来。父祖教育良可哀。为感洪君诉母苦,客灯独对泪如雨。濡毫不管诗家数,为君草草传心语。
春游三首 其二。元代。吴志淳。山中兰麝香满林,故人清游能远寻。燕来已觉社日近,寒退始知春意深。山光入眼凝远翠,华影到湖生夕阴。慈云咫尺不一去,薄暮还家空复吟。
舟次辰阳。宋代。张咏。昔贤劳苦为忧官,我自无才欲忘餐。鸣棹几程滩势恶,宿亭一夜雨声寒。山连古洞蛮烟合,地落秋畲楚俗欢。虽指公余便东下,好峰犹得捲帘看。
重阳湖庄无菊走笔招赵季清黄一这登高。宋代。曹彦约。摇落江村菊就荒,苦无节物报重阳。病来欲废传杯旧,老去唯思著帽强。已变枫丹秋尽力,仅存萸紫晚添香。登高有景那能赋,唤取骚人赵与黄。
春日病起十一首 其七。明代。顾璘。迢遰燕京道,音书海畔稀。几年劳按剑,万国忆垂衣。彩凤梧桐老,骅骝苜蓿肥。中天看太白,亭午尚光辉。
徽宗皇帝挽歌词五首 其二。宋代。叶梦得。帝业承瓜瓞,天伦映棣华。千年垂接统,四海自为家。毕郢终何恨,苍梧邈已赊。庙壖惊指顾,行路泣悲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