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翥(1170~1241)初名公弼,后改名翥(音同“著”)。字九万,号菊磵(古同“涧”),余姚(今属浙江)人。游荡江湖,布衣终身。是江南诗派中的重要人物,有“江湖游士”之称。高翥少有奇志,不屑举业,以布衣终身。他游荡江湖,专力于诗,画亦极为出名。晚年贫困潦倒,无一椽半亩,在上林湖畔搭了个简陋的草屋,小仅容身,自署“信天巢”。72岁那年,游淮染疾,死于杭州西湖。与湖山长伴,倒是遂了他的心愿。...
高翥。高翥(1170~1241)初名公弼,后改名翥(音同“著”)。字九万,号菊磵(古同“涧”),余姚(今属浙江)人。游荡江湖,布衣终身。是江南诗派中的重要人物,有“江湖游士”之称。高翥少有奇志,不屑举业,以布衣终身。他游荡江湖,专力于诗,画亦极为出名。晚年贫困潦倒,无一椽半亩,在上林湖畔搭了个简陋的草屋,小仅容身,自署“信天巢”。72岁那年,游淮染疾,死于杭州西湖。与湖山长伴,倒是遂了他的心愿。
奉制赋灵谷寺住持浚天渊三首 其三。明代。释宗泐。入门挝鼓便升堂,龙象筵中听举扬。最上宗乘开后学,无边寿量祝吾皇。人心都与天心合,法运将随国运昌。从此山林增气槩,松头白鹤也低昂。
和德施赏金沙。宋代。胡寅。笼纱未暗尘,锦幄又经春。有艳晓酣酒,无言时恼人。后先争绚倩,开落自仍频。相对长松树,香心结蕊新。
次乔选郎宇咏新竹韵。明代。许天锡。秋山暮雨收银竹,白岩轩前月可掬。开轩见月弄清影,辄有新诗续淇澳。翠筠缥节想停云,金薤银枝知夺目。此君择地托寸根,雪拥霜培渐蕃育。去年崛起才二三,今岁旋添馀五六。不随凡卉竟滋蔓,似识衰荣相倚伏。忆我江头坐啸时,风雨潇潇拂茅屋。别来几度长儿孙,回首光阴一何速。春城满眼桃李颜,如对宋朝亲卫祝。渴心爱濯君子风,幸接高林不须卜。
送张王臣。宋代。赵蕃。邂逅高标识,漂流仁里依。君为鄂渚去,我亦鼎州归。风月情何已,江湖便苦稀。政嗟书莫数,忽喜麈重挥。论事多惊俗,谈诗每造微。方能以文会,遽复揽征衣。常伯麒麟像,词垣鸑鷟飞。官今况京秩,名且达天扉。天马当云路,沙鸥合钓矶。无庸问车笠,要不负覉鞿。
六月频雨 其二。宋代。林希逸。春雨伤多众虑深,那知六月似梅霖。天公事事俱难准,扫尽閒愁信意吟。
余居金川玉笥之间以渔樵耕牧为乐赋诗四首 其一。元代。邓雅。落日照广川,袅袅垂钓丝。远风忽徐来,飘飘吹我衣。彼物恒自得,此心澹忘机。渭川不可想,玄真乃吾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