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括痴儿漫喜兵,他年自料困长平。
将军各有万人敌,下士难先二子鸣。
卢骆杨王何足算,江黄六蓼岂劳征。
英雄少贬虽惭愧,且徇区区月旦评。
某与鲜于绰元勋共约同习制科。宋代。李廌。赵括痴儿漫喜兵,他年自料困长平。将军各有万人敌,下士难先二子鸣。卢骆杨王何足算,江黄六蓼岂劳征。英雄少贬虽惭愧,且徇区区月旦评。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李廌。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春日游览近郭山水 其二。明代。王廷相。近山奇绝处,萧洒此攀跻。巳历翠微尽,真堪肥遁栖。瀑泉喧上界,竹树暗中溪。日暝下山去,苍茫路欲迷。
题画美人。宋代。王称。八骏瑶池去不回,蛾眉萧飒镜中哀。至今楚水荒台上,化作行云梦里来。
浮图文瑛居大云庵,环水,即苏子美沧浪亭之地也。亟求余作《沧浪亭记》,曰:“昔子美之记,记亭之胜也。请子记吾所以为亭者。”
余曰:昔吴越有国时,广陵王镇吴中,治南园于子城之西南;其外戚孙承祐,亦治园于其偏。迨淮海纳土,此园不废。苏子美始建沧浪亭,最后禅者居之:此沧浪亭为大云庵也。有庵以来二百年,文瑛寻古遗事,复子美之构于荒残灭没之余:此大云庵为沧浪亭也。
沧浪亭记。明代。归有光。 浮图文瑛居大云庵,环水,即苏子美沧浪亭之地也。亟求余作《沧浪亭记》,曰:“昔子美之记,记亭之胜也。请子记吾所以为亭者。” 余曰:昔吴越有国时,广陵王镇吴中,治南园于子城之西南;其外戚孙承祐,亦治园于其偏。迨淮海纳土,此园不废。苏子美始建沧浪亭,最后禅者居之:此沧浪亭为大云庵也。有庵以来二百年,文瑛寻古遗事,复子美之构于荒残灭没之余:此大云庵为沧浪亭也。 夫古今之变,朝市改易。尝登姑苏之台,望五湖之渺茫,群山之苍翠,太伯、虞仲之所建,阖闾、夫差之所争,子胥、种、蠡之所经营,今皆无有矣。庵与亭何为者哉?虽然,钱镠因乱攘窃,保有吴越,国富兵强,垂及四世。诸子姻戚,乘时奢僭,宫馆苑囿,极一时之盛。而子美之亭,乃为释子所钦重如此。可以见士之欲垂名于千载,不与其澌然而俱尽者,则有在矣。 文瑛读书喜诗,与吾徒游,呼之为沧浪僧云。
唐河传 效花间体。宋代。辛弃疾。春水,千里,孤舟浪起,梦携西子。觉来村巷夕阳斜。几家,短墙红杏花。晚云做造些儿雨,折花去,岸上谁家女。太狂颠。那边,柳绵,被风吹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