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轺西走奉军期,万货泉流向武威。才伴江声关外去,又随秋色日边归。
千寻蜀岭供吟藁,一道秦川照锦衣。莫叹奔驰伤浩气,出群鸿雁已高飞。
送李杞省句赴阙。宋代。冯山。使轺西走奉军期,万货泉流向武威。才伴江声关外去,又随秋色日边归。千寻蜀岭供吟藁,一道秦川照锦衣。莫叹奔驰伤浩气,出群鸿雁已高飞。
宋普州安岳人,字允南。初名献能。时称鸿硕先生。嘉祐二年进士。熙宁末,为秘书丞、通判梓州。邓绾荐为台官,不就,退居二十年。后范祖禹荐于朝,官终祠部郎中。有《春秋通解》、《冯安岳集》。...
冯山。宋普州安岳人,字允南。初名献能。时称鸿硕先生。嘉祐二年进士。熙宁末,为秘书丞、通判梓州。邓绾荐为台官,不就,退居二十年。后范祖禹荐于朝,官终祠部郎中。有《春秋通解》、《冯安岳集》。
书陈抟大睡图。明代。王恭。驴背谁教一笑还,白云高卧万机閒。大梁陵树秋声里,西华烟萝午梦间。
观音图。宋代。章甫。十千世界十方身,水月莲花不点尘。慧眼通天开觉路,婆心入海渡迷津。头头是道谁闻见,滴滴归源證果因。色即是空空是色,一枝杨柳万年春。
次韵伯长待制。元代。杨载。挥鞭远过御沟斜,出院时时见暮鸦。已入玉堂同视草,还趋琼砌共观花。兽炉香绕窗前雾,蜡炬光摇帐底霞。此去天津元不隔,何须八月泛灵槎。
觉华山居三首。宋代。仲并。旧雨无人到,非缘今不来。蔬盘春后足,经卷粥前开。燕语缘人去,禽声逐梦回。勤披频得句,随量日持杯。
洗砚池。清代。王季珠。一泓澄净蓄山坡,帝子曾经手濯磨。漾起白蘋成点画,寒潭深处墨鱼多。
见苏黄邦字韵诗戏示王倅安国二首。宋代。刘跂。与君南北人,斗粟聚此邦。维彼恶少年,潢池称下江。白昼射大屋,屋破无完窗。绣衣募壮士,受馘不受降。我弱异都卢,岂敢学寻撞。君才过乌获,九鼎一臂扛。悬金八十万,何啻白璧双。胡不骑赤兔,斫树收死庞。坐宽刺史忧,不复念政厖。凯旋夹道迎,父老集瓶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