杖僻走世喧,吟静追古意。解巾卧柔碧,虚怀揖爽气。
漏竹日脚红,出亭山尖翠。偷閒兴未足,迟迟动归辔。
郊外。宋代。冯山。杖僻走世喧,吟静追古意。解巾卧柔碧,虚怀揖爽气。漏竹日脚红,出亭山尖翠。偷閒兴未足,迟迟动归辔。
宋普州安岳人,字允南。初名献能。时称鸿硕先生。嘉祐二年进士。熙宁末,为秘书丞、通判梓州。邓绾荐为台官,不就,退居二十年。后范祖禹荐于朝,官终祠部郎中。有《春秋通解》、《冯安岳集》。...
冯山。宋普州安岳人,字允南。初名献能。时称鸿硕先生。嘉祐二年进士。熙宁末,为秘书丞、通判梓州。邓绾荐为台官,不就,退居二十年。后范祖禹荐于朝,官终祠部郎中。有《春秋通解》、《冯安岳集》。
次韵昌甫 其八。宋代。韩淲。看梅动是隔年期,僧寺逢花正此时。火拨白灰相对榻,酒倾清醥亦盈卮。幽幽寒事空如梦,历历閒情独寄诗。怜我倦游还薄宦,南枝和雪又纷披。
雨中宿章法院。宋代。丘葵。潇潇一江雨,凉气入山扉。离舍本不远,连朝亦忘归。紫荆成子落,黑蚁化蛾飞。看尽浮生事,终输破衲衣。
蜀水道中。元代。舒頔。迢递春山春日迟,老天无事使人悲。时危汉苑花含笑,风急隋堤柳蹙眉。村落无烟几千里,麦麻何处两三岐。年来无限伤春意,独倚长松听子规。
题吴道征望云图。明代。郑真。关西遥望海东山,心与浮云共往还。白发慈亲千里远,彩衣愿得奉慈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