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树高留叶,寒藤细作花。沙平时泊雁,野迥已攒鸦。
旋食秋看尽,行吟日又斜。干戈正飘忽,不用苦思家。
老树。金朝。元好问。老树高留叶,寒藤细作花。沙平时泊雁,野迥已攒鸦。旋食秋看尽,行吟日又斜。干戈正飘忽,不用苦思家。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元好问过继叔父元格;七岁能诗,十四岁从学郝天挺,六载而业成;兴定五年(1221)进士,不就选;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学宏词科,授儒林郎,充国史院编修,历镇平、南阳、内乡县令。八年(1231)秋,受诏入都,除尚书省掾、左司都事,转员外郎;金亡不仕,元宪宗七年卒于获鹿寓舍;工诗文,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诗词风格沉郁,并多伤时感事之作。其《论诗》绝句三十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颇有地位;作有《遗山集》又名《遗山先生文集》,编有《中州集》。...
元好问。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元好问过继叔父元格;七岁能诗,十四岁从学郝天挺,六载而业成;兴定五年(1221)进士,不就选;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学宏词科,授儒林郎,充国史院编修,历镇平、南阳、内乡县令。八年(1231)秋,受诏入都,除尚书省掾、左司都事,转员外郎;金亡不仕,元宪宗七年卒于获鹿寓舍;工诗文,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诗词风格沉郁,并多伤时感事之作。其《论诗》绝句三十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颇有地位;作有《遗山集》又名《遗山先生文集》,编有《中州集》。
老怀。明代。谢榛。残年百事过,阅世复何言。多病仍春草,全家岂故园。游丝风不定,乱雀日相喧。我欲从丹侣,青山静掩门。
初归小洞用周宪长赠行韵寄复。明代。区元晋。閒知忙是错,今觉昔全非。贫病难抛酒,春寒亦典衣。照溪诗骨瘦,听谷履声微。到眼凫雏羽,花成已解飞。
送陈太常庠归云南。明代。潘希曾。秋风高兴落丘园,谢事欣承帝语温。潜邸十年思旧学,归途三锡荷殊恩。滇池钓月逢溪友,玉案寻春长竹孙。休羡汉家疏傅去,祖筵今日盛都门。
邀子田过守陂饮即送归兴化。清代。王汝璧。役役劳此生,梦寐积尘坱。兀对多遐思,何缘得欣赏。淮南乐托人,岁费屐几两。每同社燕来,旋与残春往。絷彼江上舟,稍就林屋爽。主人方据梧,跫然一拊掌。颜色似老苍,风骨更嵻崀。深谈移夕阴,古意澹相饷。老藤垂晚花,新篁发疏响。昔年醉歌处,月影自惝恍。散聚一转移,今昔足俯仰。忽焉感晨星,孤思落双桨。月斜情已驰,酒酲意殊惘。掺手话后期,低头费深想。
西泺渔樵。明代。萧蕃。一湾碧水漾清波,野舍村居趣更多。烹鲤采薪随处乐,渔歌咏罢听樵歌。
寄题合江知县杨寿祺著作野亭。宋代。冯山。野亭何处访仙翁,安乐风烟迥不同。千里清泉来塞外,四时佳景出山中。偷身暂逐禽鱼乐,放意翻成笔砚工。醉伴逍遥无计去,钩藤新熟荔枝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