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崖横绝倚山垠,草径低迷未可分。
潭影乍从明处见,竹香偏向静中闻。
石林万古不知暑,茅屋四邻惟有云。
曳杖行歌羡樵叟,此生何计得随君。
石门。金朝。元好问。两崖横绝倚山垠,草径低迷未可分。潭影乍从明处见,竹香偏向静中闻。石林万古不知暑,茅屋四邻惟有云。曳杖行歌羡樵叟,此生何计得随君。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元好问过继叔父元格;七岁能诗,十四岁从学郝天挺,六载而业成;兴定五年(1221)进士,不就选;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学宏词科,授儒林郎,充国史院编修,历镇平、南阳、内乡县令。八年(1231)秋,受诏入都,除尚书省掾、左司都事,转员外郎;金亡不仕,元宪宗七年卒于获鹿寓舍;工诗文,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诗词风格沉郁,并多伤时感事之作。其《论诗》绝句三十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颇有地位;作有《遗山集》又名《遗山先生文集》,编有《中州集》。...
元好问。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元好问过继叔父元格;七岁能诗,十四岁从学郝天挺,六载而业成;兴定五年(1221)进士,不就选;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学宏词科,授儒林郎,充国史院编修,历镇平、南阳、内乡县令。八年(1231)秋,受诏入都,除尚书省掾、左司都事,转员外郎;金亡不仕,元宪宗七年卒于获鹿寓舍;工诗文,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诗词风格沉郁,并多伤时感事之作。其《论诗》绝句三十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颇有地位;作有《遗山集》又名《遗山先生文集》,编有《中州集》。
乾明寺。宋代。张商英。隔垣禅律两招提,却是人心咫尺迷。百亿须弥四天下,凭君为我指东西。
吾邦。明代。郑善夫。丧乱秋风起,吾邦尔独回。徒伤羁鸟赋,不见钓龙台。少谷芝仍茁,南昌角正哀。建安七子下,流落仲宣才。
送董正术南还。宋代。邓林。华胄遥闻接广川,诗书簪绂世蝉联。优游晚景而翁老,平秩西成乃弟贤。一骑香尘天上路,半篷明月浙东船。官清不赠囊中物,聊写新诗上锦笺。
夏日二首。宋代。张耒。诗书老去信无功,偷得闲宫许养慵。山影当庭初转日,水声穿竹自来风。晚催萱蕊昏还敛,日射榴房午更红。览物赋诗成底事,萧萧双鬓欲衰翁。
送文潜出守丹阳。宋代。孔武仲。山阳惊坐早轩轩,元祐登瀛正少年。殿上仍簪侍臣笔,江头新舣使君船。吟哦气爽沧溟外,曲步心期白日边。守得东南知不负,梦中应作五洲仙。
四十咏 其三十二 方太常鹏。明代。王世贞。庶子负书淫,终岁勤述作。谢病再起官,将因传礼乐。鹤禁屣若遗,清卿秩仍削。悠悠见素心,所享不辞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