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高情千古,谁得似、仲容贤。把山海遗音,写归玄璧,妙绝当年。清风竹林人去,被浮哇、迷却性中天。不有黄台公子,宁闻清庙朱弦。博山香底坐*仙。幽兴想飘然。笑袅袅繁声,三生儿女,恩怨流连。回头月明千里,正松风、岩壑和流泉。座上神游八表,知音不在言传。
木兰花慢 听姜惠甫摘阮。元代。王旭。想高情千古,谁得似、仲容贤。把山海遗音,写归玄璧,妙绝当年。清风竹林人去,被浮哇、迷却性中天。不有黄台公子,宁闻清庙朱弦。博山香底坐*仙。幽兴想飘然。笑袅袅繁声,三生儿女,恩怨流连。回头月明千里,正松风、岩壑和流泉。座上神游八表,知音不在言传。
王旭(生卒年不详,约公元1264年前后在世),字景初,东平(今属山东)人。以文章知名于时,与同郡王构、永年王磐并称“三王”。早年家贫,靠教书为生。主要活动于至元到大德年间。有《兰轩集》二十卷,原本已不传。清乾隆年间修《四库全书》,曾从《永乐大典》中辑出王旭诗文若干篇,重编为《兰轩集》十六卷,其中诗九卷,文七卷。与王构、王磐相比,王旭处境最不好,诗文中往往流露出怀才不遇情绪,《古风三十首》集中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生平事迹见《大明一统志》卷二三、《元诗选·癸集》乙集小传、《元书》卷五八。...
王旭。王旭(生卒年不详,约公元1264年前后在世),字景初,东平(今属山东)人。以文章知名于时,与同郡王构、永年王磐并称“三王”。早年家贫,靠教书为生。主要活动于至元到大德年间。有《兰轩集》二十卷,原本已不传。清乾隆年间修《四库全书》,曾从《永乐大典》中辑出王旭诗文若干篇,重编为《兰轩集》十六卷,其中诗九卷,文七卷。与王构、王磐相比,王旭处境最不好,诗文中往往流露出怀才不遇情绪,《古风三十首》集中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生平事迹见《大明一统志》卷二三、《元诗选·癸集》乙集小传、《元书》卷五八。
宦邸书怀 其二。清代。石赞清。性拙偶从宦,时危远效官。羁游故交少,孤立转迁难。春兴随花尽,乡愁对酒宽。朝来明镜里,渐觉鬓凋残。
题松鹤立轴为李适园君双寿而作。宋代。王松。千年古鹤万年松,松性坚贞鹤性慵。缑岭漫随王子驾,秦碑肯署大夫封。高风已入冰弦谱,清唳如听野寺钟。寿相自宜兼福相,双修人见老犹龙。
潞河舟中和小修别诗 其二。明代。袁宏道。昔日饥寒伴,凄凉无一存。去花难返榭,好月不留轩。龟手衣犹在,齐眉案尚温。一门新旧鬼,强半北方魂。
送西河居士天池山检大藏诸经二十韵。明代。张元凯。独往超凡虑,幽栖出世情。祗陀移茂苑,舍卫俨吴城。妙相青狮拥,真文白马迎。峰莲千仞秀,天镜一池平。小證沙门果,新持净业盟。启函飞孔雀,齐帙转流莺。夙习鸠罗译,通教龙象呈。腾音潮呗远,零座雨华轻。夜诵山皆应,晨参仆屡更。白头三藏遍,缁服五禅并。蒲塞慈云馔,优昙甘露英。月留圆处影,泉入定中声。居士重逢蕴,徵君再见明。钝根当自断,欲劫此堪惊。贝叶翻偏好,韦编续未成。有因终有漏,无性即无生。梵篆非蝌斗,番言是鸟鸣。达磨不立字,究竟亦何名。议界俱空境,轮回悉妄行。吾将求解脱,送子息心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