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风驱急雨,残暑扫除空。
因识炎凉态,都来顷刻中。
纸窗嫌有隙,纨扇笑无功。
儿读秋声赋,令人忆醉翁。
处暑后风雨。元代。仇远。疾风驱急雨,残暑扫除空。因识炎凉态,都来顷刻中。纸窗嫌有隙,纨扇笑无功。儿读秋声赋,令人忆醉翁。
仇远(1247年~1326年),字仁近,一字仁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仇远。仇远(1247年~1326年),字仁近,一字仁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九月中曾题二小诗于南溪竹上既而忘之昨日再。宋代。苏轼。湖上萧萧疏雨过,山头霭霭暮云横。陂塘水落荷将尽,城市人归虎欲行。谁谓江湖居,而为虎豹宅。焚山岂不能,爱此千竿碧。
早秋湖阁望西樵。明代。梁梿。曾逐篙师过水涯,秋山日夕忆芒鞋。鹤扶短杖归荒寺,僧伴寒铛煮破斋。老树匝藤分涧溜,层岩结石下松钗。西风吹上湖边阁,历历云峰动素怀。
赠道者。唐代。朱庆馀。自识来清瘦,寻常语论真。药成休伏火,符验不传人。独有年过鹤,曾无病到身。潜教问弟子,居处与谁邻。
和喝能上人长至韵。清代。张湄。六琯飞灰动一阳,宵分未减昼阴长。丛篁鸟语官斋静,小榻棋声佛火香。域外远游频改岁,镜中新鬓遽成霜。巳公茅屋吟诗处,早有梅花映水光。
奉送家兄归王屋山隐居二首。唐代。刘禹锡。洛阳天坛上,依稀似玉京。夜分先见日,月静远闻笙。云路将鸡犬,丹台有姓名。古来成道者,兄弟亦同行。春来山事好,归去亦逍遥。水净苔莎色,露香芝朮苗。登台吸瑞景,飞步翼神飙。愿荐埙篪曲,相将学玉箫。
思道同晦甫春日过李氏园亭次思道韵。宋代。吕陶。官暇频游览,春阑勿叹嗟。閒情寓文酒,好景付莺花。笑语留长日,园林访几家。归途最喧塞,红烛数行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