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有太古之仙,乃在瀛洲之上,方壶之间。门前双鹤不知几岁月,雪飞风舞迥隔青云端。
天空月白双影静,玉笙合奏瑶台寒。石坛暝踏松子落,林蹊晴啄苔花残。
仙翁手执相鹤经,一卷逸思汎若孤云间。兴来引双鹤,笑入三茅山。
三茅山中瑶草碧,九皋雨散春烟湿。鹤飞乱点层峰青,彩凤苍鸾往往与相识。
价重不减双南金,质莹不弱双白璧。不慕懿公之华轩,不逐王乔之飞舄。
不巢西湖处士之孤山,不憩黄州谪仙之赤壁。栖紫霞,护丹室,六翮棱层曝朝日。
友茅君,呼木客,尽日听琴香案侧。山中之人问讯时,相过蝉联飞绕羊公石。
鹤之逝,风翩翩,遥空云落秋无边。鹤之返,山娟娟,红尘不到芸窗前。
恍如元方季方在颍谷,倏如陆机陆云来洛川。灿如同颖之禾敷秀唐叔壤,宛如王雎之鸟著美周南篇。
薛公之鹤何其夥,赵抃之鹤何其偏。异哉两仙骨,不偏不夥全其天。
问鹤往时托巢在何许,邈在辽海之东华表柱。问仙豢鹤到今凡几春,前五百年尝与令威一相遇。
鹤飞来,向何所。不渡海之涯,不涉江之浦,直欲飞近天上神仙之官府。
天门寥阔不可通,谁到十二琼楼最高处。莫延伫,邓林之广岂无一枝之可栖,何为乎涉云霄,冒风雨。
春去秋来恣轩翥,仙亦竟不留,鹤亦更不驻。山耶鹤耶笑我䠥
双鹤吟。元代。李延兴。若有太古之仙,乃在瀛洲之上,方壶之间。门前双鹤不知几岁月,雪飞风舞迥隔青云端。天空月白双影静,玉笙合奏瑶台寒。石坛暝踏松子落,林蹊晴啄苔花残。仙翁手执相鹤经,一卷逸思汎若孤云间。兴来引双鹤,笑入三茅山。三茅山中瑶草碧,九皋雨散春烟湿。鹤飞乱点层峰青,彩凤苍鸾往往与相识。价重不减双南金,质莹不弱双白璧。不慕懿公之华轩,不逐王乔之飞舄。不巢西湖处士之孤山,不憩黄州谪仙之赤壁。栖紫霞,护丹室,六翮棱层曝朝日。友茅君,呼木客,尽日听琴香案侧。山中之人问讯时,相过蝉联飞绕羊公石。鹤之逝,风翩翩,遥空云落秋无边。鹤之返,山娟娟,红尘不到芸窗前。恍如元方季方在颍谷,倏如陆机陆云来洛川。灿如同颖之禾敷秀唐叔壤,宛如王雎之鸟著美周南篇。薛公之鹤何其夥,赵抃之鹤何其偏。异哉两仙骨,不偏不夥全其天。问鹤往时托巢在何许,邈在辽海之东华表柱。问仙豢鹤到今凡几春,前五百年尝与令威一相遇。鹤飞来,向何所。不渡海之涯,不涉江之浦,直欲飞近天上神仙之官府。天门寥阔不可通,谁到十二琼楼最高处。莫延伫,邓林之广岂无一枝之可栖,何为乎涉云霄,冒风雨。春去秋来恣轩翥,仙亦竟不留,鹤亦更不驻。山耶鹤耶笑我䠥
元末明初北平人,字继本。李士赡子,少以诗名。顺帝至正十七年进士,授太常奉礼,兼翰林检讨。元末兵乱,隐居不仕。河朔学者多从之,以师道尊于北方。入明,曾出典涞水、永清县学。有《一山文集》。...
李延兴。元末明初北平人,字继本。李士赡子,少以诗名。顺帝至正十七年进士,授太常奉礼,兼翰林检讨。元末兵乱,隐居不仕。河朔学者多从之,以师道尊于北方。入明,曾出典涞水、永清县学。有《一山文集》。
归鸦 其四。明代。魏学洢。触眼凄凄惹梦思,特怜乌鸟下来迟。凭将暮色云千里,借得青天月一枝。桐井不堪荒白影,柳堤非复淡黄时。倦飞语涩声难译,应是长林归去辞。
秋晚杂兴八首 其三。清代。陈恭尹。月在日还上,追飞遄向西。西风昨夜梦,知是武陵溪。被服尚前古,贤愚同一畦。因悲少年意,高气吐虹蜺。
清商怨·关河愁思望处满。宋代。晏殊。关河愁思望处满渐素秋向晚雁过南云行人回泪眼 双鸾衾[衤周]悔展夜又永枕孤人远梦未成归梅花闻塞管
送何白节推宰晋原二首。宋代。范仲淹。盛府兼名邑,荣归指故林。多年望乡泪,万里倚门心。江馆春寒薄,山程晚翠深。板与迎侍日,桃李正芳阴。
次卿与余终日坐竹间以何人有酒身无事谁家多竹门可款为韵余得上七字 其二。宋代。周紫芝。典午方中否,举世无贤人。高爵岂不佳,奇祸终相因。七子各见几,引身良及辰。至今白眼徒,往往多怒嗔。愚智不同调,孤高固难群。自信苟不疑,俗说空纷纷。
酌兕思称竹叶尊,司书辟蠹学长恩。相思南国拈红豆,入望西山扫黛痕。
旧稿手钞《居士集》,新庐指点大乘门。閒游古寺温诗梦,留得枯荷叶半存。
樊樊山先生赐题双修阁近作诗片七律一首谨次元韵赋谢 其三。清代。张元默。酌兕思称竹叶尊,司书辟蠹学长恩。相思南国拈红豆,入望西山扫黛痕。旧稿手钞《居士集》,新庐指点大乘门。閒游古寺温诗梦,留得枯荷叶半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