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胥逢击絮,遂为鞭尸人。
淮阴遇漂母,终亦去亡秦。
豪杰与婵媛,万年共一尘。
清淮映古庙,月明空沄沄。
安能闾市上,复问哀王孙。
漂母祠。明代。祝允明。子胥逢击絮,遂为鞭尸人。淮阴遇漂母,终亦去亡秦。豪杰与婵媛,万年共一尘。清淮映古庙,月明空沄沄。安能闾市上,复问哀王孙。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祝允明。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次韵仲平喜雨二首 其一。宋代。周紫芝。旱欲流金水欲裂,百千火聚作此热。秋风忽送雨一犁,应念田夫汗流血。庙堂调烛随弛张,五色线补虞帝裳。书生拟作丰年颂,临窗弄笔鬓如霜。
奉和泉翁邵尚书点易台二首 其二。明代。钱月龄。古今灵异此山川,远海高丘一望前。煦煦阳和随意领,玄玄太极妙心传。松阴三尺焚香石,花底千寻滴露泉。何处道人来倚杖,海天亭畔和瑶篇。
题胡九龄画夏景牛。宋代。李彭。阴岑不造天,憩此老觳觫。辍耕垄上来,投闲慰心曲。养牲奉严禋,盖用茧栗犊。莫起陆沈悲,焉知果非福。
和清顺。宋代。沈辽。世事咄咄非余知,常爱天籁林中吹。子云老来亦嗜酒,秦女屡典钗头螭。不忮不求自得趣,不知梅萼生南枝。昨日偶寻北山去,清旷正直穷冬时。道人相恼更题诗,信道匡鼎解人颐。
八月十五日夜禁中独直,对月忆元九。唐代。白居易。银台金阙夕沈沈,独宿相思在翰林。三五夜中新月色,二千里外故人心。渚宫东面烟波冷,浴殿西头钟漏深。犹恐清光不同见,江陵卑湿足秋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