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清修处士家,草堂初就便增华。雕栏月上添得影,画栋云过分作花。
园吏引渠经细干,闺娥绕树候芳芽。洗妆先觅催妆句,凭阁巡看几日斜。
谢杨大送梨花栽成。明代。祝允明。来自清修处士家,草堂初就便增华。雕栏月上添得影,画栋云过分作花。园吏引渠经细干,闺娥绕树候芳芽。洗妆先觅催妆句,凭阁巡看几日斜。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祝允明。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感遇十首次韵和黄著作鲁直以将穷山海迹胜绝。宋代。晁补之。江南盛郁蒸,代北纷霰雪。卞生无出游,何以得此刖。一朝有天运,春华未萎绝。吾犹托雄鸠,而彼固不拙。
苏堤清明即事。宋代。吴惟信。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吕梁舟中。清代。张仁矩。山色入新秋,斜阳送客舟。人声争渡口,帆影落城头。古寺红墙隐,清波白鸟浮。深宵篷背看,依旧月如钩。
月夜步鲁王宫遗址。清代。乔世臣。荒城一片月,何处汉与秦。珠玑余瓦石,台榭留荆榛。鲁宫今不见,况乃宫中人。阿房三月火,姑苏千载尘。徘徊意无限,闻钟警迷津。
次韵偶感 其三。元代。徐贲。翠袖寒禁梦里秋,玉容不解旧风流。谁知独客深无意,珍重萧娘莫浪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