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分疑幻海中洲,只恐人间无此谋。殿影四围浮碧沚,钟声十里出丹楼。
仙人示象书仍在,道士无鹅字少求。至竟今宵为旅客,幸来何事不微留。
昆山清真观。明代。祝允明。疑分疑幻海中洲,只恐人间无此谋。殿影四围浮碧沚,钟声十里出丹楼。仙人示象书仍在,道士无鹅字少求。至竟今宵为旅客,幸来何事不微留。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祝允明。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集句拟刘文纲少参悼亡 其十一。明代。朱诚泳。红衣落尽暗香残,相见时难别亦难。弱水蓬莱三万里,碧桃何处更骖鸾。
宿伯显家。明代。庄昶。平生安老睡,此夜独何期。病枕风谁碍,疏棂叶放欺。山留人愈静,月有句专奇。若许论更鼓,因知某亦知。
和左达功春日即事二首。宋代。吴芾。春色还如旧,吾生愧此心。功名嗟晼晚,时序忆追寻。万国豺狼满,重城草木深。西湖真赏处,空想旧登临。
云崖为同邑李生作。唐代。陈政。峭壁缘云上,心清云亦閒。山光浓淡处,树色有无间。扫石延僧话,开笼待鹤还。何时经故里,弭节共跻攀。
拟古诗十八首 其十七。明代。何景明。青鸟来北方,徘徊朝南翔。美人传书至,开缄烂生光。贻我机中锦,宛转成文章。上织比目鱼,下织双鸳鸯。物厚意不薄,感激独彷徨。裁为衾与裯,置在黄金床。君子不为御,三岁闻馨香。一心奉光惠,常恐君遗忘。
次韵袁审渊道旧思归四首 其三。宋代。刘一止。城郭如村步,官身等俗闲。对棋论小墅,拄颊望西山。异县故交重,闲心幽事关。犹馀少年意,不计晚途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