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吏常苦富,廉吏常苦贫。不见孙叔敖,其子行负薪。
五霸相代兴,主烈难为臣。令名有遗封,馀财喜没人。
寝丘虽言恶,千载功无湮。
咏古 其十二。明代。李攀龙。贪吏常苦富,廉吏常苦贫。不见孙叔敖,其子行负薪。五霸相代兴,主烈难为臣。令名有遗封,馀财喜没人。寝丘虽言恶,千载功无湮。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李攀龙。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寄何伯善先生二首 其二。元代。邓雅。浮生已入无闻境,几度临风感慨深。朽腐不堪同草木,辛勤犹自惜光阴。藏书小结山中屋,对月常弹膝上琴。一寸苦心谁为写,先生留墨重千金。
题竹寄卢邦臣。明代。杨士奇。结交已三纪,玉署昔联官。重以同江乡,词垣日聚欢。升迁历中外,屡见岁华殚。昨来谒京师,仍嗟会晤难。共荣师席尊,犹忆客毡寒。我行过匡南,怅望隔林峦。久要意不尽,聊寄青琅玕。
代道士答。明代。陈献章。到来心自悟,未到语如漫。天月飞云上,千寻杰阁寒。扪天星斗近,画此铁桥难。不有飞仙骨,谁能跨羽翰。
五老 其四 老渔。宋代。宋伯仁。短发衰髯一棹船,白头波浪几掀天。儿孙各占芦花住,网得鲈鱼即酒钱。
杂诗二首 其二。明代。陈子壮。天地劳我生,百岁何侵寻。劳生非一端,逸我亦不任。行行复何意,罔雨请息阴。适燕而南辕,歧路伤人心。夸父追日走,委杖为邓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