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还往酒家知,才到蓬蒿客便疑。纵有少年能问字,也应难见子云奇。
答元美问余近事 其一。明代。李攀龙。山中还往酒家知,才到蓬蒿客便疑。纵有少年能问字,也应难见子云奇。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李攀龙。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刘润之作诗有厌琴之句因和之。元代。耶律楚材。学士既归夫子道,吾儒宜识仲尼心。当年删出诗三百,时复弦歌不废琴。
读列子赠几。宋代。刘敞。五岳穷云霓,沧海不可游。玉台焜朝日,珠华媚飞虬。飘飖群仙子,来往何其稠。咫尺视千里,俯仰移九秋。潮波有时起,势若空中浮。禺彊受帝命,巨鳌举其头。迩来百万祀,无复迁播忧。龙伯何为者,修干曳长钩。不知意谁憾,似与鳌为仇。六鳞既潜举,二山忽飘流。众真失其常,荡析不自谋。孰云飞升乐,奔迫良可愁。盈虚诚难必,藏壑有亡舟。至人纵大观,夷险固悠悠。如闻帝凭怒,侵减龙伯俦。且欲招群仙,复还故时丘。勉哉凌云迹,永谢北极幽。
璜源宗人珏寿庆楼。宋代。吴浩。吾宗培世德,盛事褒一门。仰颜有寿母,挽目见子孙。平生青云器,威凤宜孤鶱。脱然舍荣爵,回车息深村。服勤养堂中,身已大父尊。戏彩时趋庭,奉舆日涉园。所至畴接武,顾见贻厥繁。今年结高楼,长少数凭轩。群星环婺女,列象如可扪。云傍檐楹飞,山邻窗山蹲。往来乌鹊喜,回互竹木蕃。良辰风日佳,容与同芳樽。循孩度雅乐,清响闻天阍。男儿贵恢豁,楼记聆绪言。谷共里人饱,书从寒士繙。善源深复深,河流出崑崙。吾颂殊未艾,玄来更瑶琨。
酬令狐相公季冬南郊宿斋见寄。唐代。刘禹锡。坛下雪初霁,南城冻欲生。斋心祠上帝,高步领名卿。沐浴含芳泽,周旋听佩声。犹怜广平守,寂寞竟何成。
再叠台江杂咏原韵 其十。清代。范咸。繁花多半是深红,有色无香谢晓风。倒挂终嫌与物异,含羞却似向人同。蛋烟蛮语怜猫女,狐带鹈衣怪狡童。赖有松醪风味足,玉山颓处醉衰翁。
为祥符县滕硕先生题驺虞卷。唐代。王翰。陆浑之疆,伊阙之旁。气盘势阻,水汇山苍。神兽见之当八月,西律行天金气泄。向嵎不怒亦不啸,貌闲言和心且狎。但见黑章眹眹映林薄,白雪被身毛质洁。更有两虎作舆卫,供奉饮包不敢阙。贤王致之献上京,词臣制为影颂声。圣皇褒崇赐金敕,王言致此由皇灵。驺虞之身上天去,至今形质留丹青。承运殿上亲赐与,白璧不换千金轻。驺虞千年为上瑞,拜表又贺黄河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