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堪成僻性,非不爱明时。白发终怜我,青山好属谁。
连城高一抱,流水妙相知。君自墙东客,行藏岂更疑。
荅元美喜于鳞被召见寄 其二。明代。李攀龙。那堪成僻性,非不爱明时。白发终怜我,青山好属谁。连城高一抱,流水妙相知。君自墙东客,行藏岂更疑。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李攀龙。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东山感秋词,次康步崖中翰题壁韵五首 其五。清代。丘逢甲。冷落山斋运甓身,天门八翼梦无因。西风吹起神州恨,麈尾清谈大有人。
自方广过高台。宋代。张栻。两寺清闻磬,群峰石作城。风生云影乱,猿啸月华明。香火远公社,江湖鸥鸟盟。是中俱不着,俯仰见平生。
鹧鸪天(李彦恢生日)。宋代。周紫芝。尊酒年年乐事多。古铜犹得几摩挲。他时人物君须记,玉笋班中李泰和。烦翠袖,把金荷。功名余事且高歌。新来学得长生诀,写就黄庭不换鹅。
东平路作三首。唐代。高适。南图适不就,东走岂吾心。索索凉风动,行行秋水深。蝉鸣木叶落,兹夕更愁霖。明时好画策,动欲干王公。今日无成事,依依亲老农。扁舟向何处,吾爱汶阳中。清旷凉夜月,裴回孤客舟。渺然风波上,独爱前山秋。秋至复摇落,空令行者愁。
太原郑尚书远寄新诗,走笔酬赠,因代书贺。唐代。权德舆。晓开阊阖出丝言,共喜全才镇北门。职重油幢推上略,荣兼革履见深恩。昔岁经过同二仲,登朝并命惭无用。曲台分季奉斋祠,直笔系年陪侍从。芬芳鸡舌向南宫,伏奏丹墀迹又同。公望数承黄纸诏,虚怀自号白云翁。戎装躞蹀纷出祖,金印煌煌宠司武。时看介士阅犀渠,每狎儒生冠章甫。晋祠汾水古并州,千骑双旌居上头。新握兵符应感激,远缄诗句更风流。缁衣诸侯谅称美,白衣尚书何可比。只今麟阁待丹青,努力加餐报天子。
余常过一山邻老而嗜花红紫映户弄孙负日使不。明代。陈继儒。有个小扉松下开,堂前蔬药绕畦栽。老翁抱孙不抱瓮,刚欲灌花山雨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