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亦逢秋色,登临若远行。江通灌婴井,山到越王城。
何见非交态,难言一宦情。大东千里月,石镜好同明。
寄怀余德甫 其一。明代。李攀龙。岂亦逢秋色,登临若远行。江通灌婴井,山到越王城。何见非交态,难言一宦情。大东千里月,石镜好同明。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李攀龙。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弃妇篇。清代。陈克劬。好月不常满,流波无重回。为妇被弃捐,委落同枯荄。君子申信义,三载亲结缡。既得托仁宇,永谓亲光仪。整我玳瑁簪,洁我翡翠帷。膏沐不时御,为君修容姿。君痒妾搔背,君饥妾视炊。君坐侍茵席,君行随履綦。君喜共愉悦,君怒同凄悲。身影两依附,清浊谁见嗤。长风从西来,比翼吹参差。时节一朝异,言语乃致危。霜威厉严冬,勿复回春熙。夹道蕙兰花,下堂不能顾。昔年从此来,今日从此去。妾来兰蕙芒,妾去荆棘长。含冤不用白,所虑君凄凉。君意本相亲,弃捐由妾命。君听偶不聪,岂谓出本性。不惜弃妾身,惧伤君子情。菅蒯虽见遗,君岂忘平生。文轩临玉墀,昔时燕坐处。今应以妾故,寂寞当日暮。流苏宝象床,鸳鸯昔双宿。今应以妾故,明月照单独。席上鹦鹉杯,壁间文绮琴。俱应以妾故,流尘日相寻。兰房深窈窕,留待新人入。愿言胜故人,毋使君意失。百番拂君意,岂无一日好。丑行在君心,勿为他人道。他人萍水俦,君妾昔绸缪。他人鄙妾行,亦复为君羞。广袖合欢襦,昔时君家物。持归不忍浣,上有君手泽。宝镜玉龙缠,妆台旧绣奁。贻留照新人,似妾依君前。君为杨柳枝,妾心杨柳丝。摇落有时遇,缠绵无尽时。
送费千户袭职还松。明代。顾清。流水平林带郭斜,将军门巷野人家。百年勋荫馀乔木,三月春风想落花。何日燕游还此地,向来谈笑即抟沙。王师未斩楼兰首,看尔腰间似莫邪。
减字木兰花(迟速)。宋代。沈瀛。未行先止。鱼上竹竿人噪喜。九万鹏风。六月天池一息通。邯郸鲁酒。却笑行人陵柏寿。笑彼迟何。不道能行失亦多。
送洞元法师归茅山三首。宋代。蔡肇。绛节飘飘下紫清,更参隐诀制颓龄。若逢方丈庞眉叟,来爱囊中赤甲经。
蜗庐有隙地三两席稍种树竹已有可观戏作七篇 其一 菊。宋代。程俱。吾闻郦侯国,产菊千丈潭。采华食其叶,垂根渍芳甘。遂令郦川氓,难老如彭聃。庭前有古井,秋霖发清涵。慇勤东篱绿,覆此白玉奁。时能嚼新蕊,汲月散馀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