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枕不得寐,沉沉玉漏淹。一灯寒照壁,半夜雨鸣檐。
有味留贫在,多愁与病兼。鬓边新白发,应为小诗添。
不寐。明代。文徵明。展枕不得寐,沉沉玉漏淹。一灯寒照壁,半夜雨鸣檐。有味留贫在,多愁与病兼。鬓边新白发,应为小诗添。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文徵明。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黑漆弩 村居遣兴。元代。刘敏中。高巾阔领深村住。不识我、唤作伧父。掩白沙、翠竹柴门,听彻秋来夜雨。闲将得失思量,往事水流东去。便直交、画却凌烟,甚是功名了处。
骊山怀古。清代。周煌。十月骊山驾未回,龙鬐凫翼倚莲开。五王帐冷无同梦,三国车填有近陪。动地渔阳喧鼓角,造天汤殿锁莓苔。凄清阁道闻铃雨,可忆山泉喷薄来。
赠陈留逸人 其一。宋代。徐积。不知何许人,忽在陈留市。生来无得失,物则有泰否。春时看物生,秋冬看物老。大意寓之笛,馀情付云鸟。无处不可居,不问江与湖,亦不问田庐。今夜入城市,往往呼狂夫。狂夫胜独醒,以身葬江鱼。
忆旧游 题张仲甫舍人“香溪泛宅图”。清代。赵我佩。泛香溪一舸,帆影天边,远落云浔。橹唱斜阳外,待浮家去也,载鹤携琴。未忘五湖烟水,鸥鹭旧知音。看胜迹依然,馆娃宫里,响屧廊深。重寻。昔游地,听古寺钟敲,翠耸遥岑。易冷笙歌梦,剩酒痕浓晕,犹恋罗襟。而今鬓霜催老,憔悴少年心。只添了新词,旗亭画壁扶醉吟。
忧阕还台次韵和道卿学士终丧归集贤旧职见寄。宋代。宋庠。半生多难窜民廛,北阙重来雪履穿。木在沟中宁有间,人从河上更相怜。尘栖绶笥昏馀采,虫食书縢脱故篇。不敢对君重抚臆,孤怀同是一潸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