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声绕茅屋,落日井梧寒。疾病淹愁在,风烟逼岁残。
闭门车辙断,围腹带痕宽。劳谢王玄度,时来觅故欢。
病中辱履仁过访 其二。明代。文徵明。秋声绕茅屋,落日井梧寒。疾病淹愁在,风烟逼岁残。闭门车辙断,围腹带痕宽。劳谢王玄度,时来觅故欢。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文徵明。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题芜湖陶氏所藏渊明归去来辞图。明代。倪谦。渊明归去来,初非薄五斗。悠然独往意,寓兴诗与酒。三径有菊松,门垂五株柳。清风北窗下,羲皇以为友。大书晋徵士,千载名不朽。至今一篇辞,讽诵在人口。良工得其意,模写出妙手。后人能宝藏,什袭若琼玖。传家岂不美,所贵德世守。勉焉继高风,名宗庶无负。
望远行。宋代。刘处玄。令子根苗裔,云水爱行步。顿觉了,希夷微妙明千古。去尘寰历遍,香来都无伴侣。世人爱不爱,高真许。达道完性命,永免轮回苦。隐福地,松峰霞洞自在处。待养就、金铅玉汞,真无浊虑。六铢挂,始应过,三清举。
牧羊图。明代。林景清。山南碧坡春草香,山下合流春水长。杨柳风前气萧爽,原是田家出牧场。牧儿放牛依水草,坐石眠云情自好。偷閒学得弄山禽,夕阳在山牛亦饱。隔崦茅檐旧世居,朝出烟村暮返闾。牛尾何须缚田火,牛角何曾挂汉书。蓑衣箬笠红尘表,万事忘机心不扰。明日公田布谷催,一犁耕趁南村晓。
再登斗野亭路旧韵寄太虚。宋代。李之仪。北舟揽黄氏,楚楚不自平。故步聊低回,新月微风清。蛙声语莫下,泡涌浮修甍。何在超世游,翳路情难倾。西堂梦不到,春草还复生。长年浸枯蘖,有时怀层城。适从吴儿炊,又作淮人烹。皇皇遍诸侯,吾人愧安行。独抱照乘姿,花枝似相明。拂衣归待旦,南州逢顾荣。
咏戍卒 其二。明代。王世贞。萧疏病骨怕逢秋,伏雨斜风到枕头。一夜芭蕉恼不彻,他自无情我自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