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此萧条远市声,山门端不厌频登。破除尘梦来看竹,妆点閒情坐有僧。
雨后秋光分短菊,樽前风味擘新橙。兴怀先哲经游地,欲继高踪愧未能。
秋日过竹堂。明代。文徵明。爱此萧条远市声,山门端不厌频登。破除尘梦来看竹,妆点閒情坐有僧。雨后秋光分短菊,樽前风味擘新橙。兴怀先哲经游地,欲继高踪愧未能。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文徵明。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酬李端公野寺病居见寄。唐代。卢纶。野寺钟昏山正阴,乱藤高竹水声深。田夫就饷还依草,野雉惊飞不过林。斋沐暂思同静室,清羸已觉助禅心。寂寞日长谁问疾,料君惟取古方寻。
谢杨都官见惠锦鸡。宋代。陈舜俞。珍禽流品可褒题,天与文章五色齐。羽翮已堪攀凤翼,稻粱争合在鸡栖。应思旧侣雌雄舞,耻学凡群旦暮啼。好向彩衣堂下养,名郎从此乐持齎。
论青黄色。宋代。贾似道。翅金肉白顶红麻,项糁毛青腿少瑕。更有一双牙似墨,这般相貌最为佳。
和师召步入西华韵。明代。李东阳。九衢香雾拥尘埃,望尽仙踪隔草莱。螮蝀影从桥底见,芙蓉花在镜中开。碧桃黄竹无年岁,翠羽红鳞自去来。几度北安门外路,误骑羸马绕城回。
摸鱼子 高谡园座上赠歌者。清代。龚翔麟。厌朝朝、轻衫细马,鞭丝帽影尘土。匆匆不料逢吴客,一笑浑忘羁旅。深院宇。正满径吹香、半树桃含雨。红牙未度。见蛾约修眉,螺盘小髻,错认是番女。氍毹上,叶子晴窗同赌。未烧花下双炬。青狷懊恼催归骤,不共吟边清醑。真个去。空惹得、菰村曼士填长句。重来记取。是蟾魄将圆,荼烟未歇,钿槛卷帘处。
伏日许君馆亭晚酌二首 其二。明代。李梦阳。树色寒文簟,池光隐玉壶。敞筵真不暑,爱客忽忘晡。乌返争栖柏,鱼欢自戏蒲。回看阛阓子,天地一洪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