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王寺里竹千头,曲榭回廊旧日游。别后梅花应自发,壁间诗草属谁收。
忆看远岫开飞阁,曾吊荒宫上小丘。白首思归形梦想,封书惆怅问南洲。
病中怀吴中诸寺七首 其五 天王寺寄南洲。明代。文徵明。天王寺里竹千头,曲榭回廊旧日游。别后梅花应自发,壁间诗草属谁收。忆看远岫开飞阁,曾吊荒宫上小丘。白首思归形梦想,封书惆怅问南洲。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文徵明。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次韵叶首善龙图见寄。宋代。孙觌。十年流落卧漳滨,种秫畦蔬手自亲。心似疲牛犹喘月,身如病木岂知春。试弹长铗撩公子,忽解绨袍值故人。健笔纵横惊老眼,恍疑帝所梦韶钧。
栖鸦啼破烟林暝。把旅梦、俄惊醒。猛拍征鞍登小岭。峰回路转,月明人静,幻出清凉境。马蹄踏碎琼瑶影。任露压巾纱未忺整。贪看前山云隐隐。翠微深处,有人家否,试击柴扃问。
青玉案 癸未道间。宋代。李曾伯。栖鸦啼破烟林暝。把旅梦、俄惊醒。猛拍征鞍登小岭。峰回路转,月明人静,幻出清凉境。马蹄踏碎琼瑶影。任露压巾纱未忺整。贪看前山云隐隐。翠微深处,有人家否,试击柴扃问。
慰秦国英哭子。明代。邵宝。哭子情无极,慰君伤我心。幽魂青嶂远,老泪碧潭深。麟趾空占梦,椿庭正惜阴。荒亭重延伫,天道竟难寻。
寄赠孙徵君。清代。袁佑。游鱼有殊趣,鸣鸟有殊音。群士纷逐名,先生独见心。志匪慕巢由,而乃终山林。我欲往从之,山水何高深。
送元遂上人归钱唐。唐代。李频。白衣游帝乡,已得事空王。却返湖山寺,高禅水月房。雨中过岳黑,秋后宿船凉。回顾秦人语,他生会别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