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山何必待春晴,雨里看山分外明。持盖冲烟觅诗去,不知身在画中行。
题画六首 其四。明代。文徵明。看山何必待春晴,雨里看山分外明。持盖冲烟觅诗去,不知身在画中行。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文徵明。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昼卧闻碾茶。宋代。陆游。小醉初消日未晡,幽窗催破紫云腴。玉川七碗何须尔,铜碾声中睡已无。
次韵答崔公孺比部至陈桥驿来别相会。宋代。韩琦。永日劳君倍驿驰,相期无失见相思。义均吕驾来千里,情过阳关书一卮。喜接禅医开道眼,愧逢诗将立降旗。此行且纵漳滨卧,免弄幽并侠少儿。
十五夜与傅丁戊月坐得圆字。明代。邱云霄。海月三山出,江城万井联。故乡望牛斗,清夜共婵娟。流影移庭竹,浮光满瓮泉。相看浑是梦,得意几回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