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川戡难策勋名,信是胸中有甲兵。才大恨无施用地,西风吹泪锦官城。
张夏山挽词 其七。明代。文徵明。西川戡难策勋名,信是胸中有甲兵。才大恨无施用地,西风吹泪锦官城。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文徵明。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杂曲歌辞 少年行二首 其一。唐代。王昌龄。西陵侠少年,送客短长亭。青槐夹两道,白马如流星。闻道羽书急,单于寇井陉。气高轻赴难,谁顾燕山铭。
陶琴垞明府索观近诗夸之过当他日有寄。清代。晏贻琮。我生好吟哦,无病常自灸。焉知入膏肓,有药不可救。敝帚聊自享,酱瓿岂堪覆。昨者从南来,三见春月彀。萧然绝车骑,疏帘挂清昼。徒闻群蛙聒,未睹蛟龙吼。凌晨闻叩门,晏子方南首。披衣不及带,倒屣出迎瘤。入门气轩昂,高谈走飞溜。眉间一道青,照见西山秀。索我袖中诗,一见辄心售。宿瘤众所丑,瘦骨公独购。未曾施鞭箠,遽先饰文绣。中原盛旗鼓,先生为领袖。要当扫淫哇,未可饰凡陋。嗟余何所成,闻此但颜厚。肩墙烦屡窥,朽木何足镂。乞公《韶濩》音,洗我筝笛奏。
王员外不解参同契但索一诗许以遗我率尔戏之。明代。徐祯卿。王烈持洞章,茫然不能读。石气销紫烟,十年秘空簏。从来楚史识三坟,阮籍焉能辨赤文。一自华阳窥妙诀,缑山夜夜鹤相闻。
济上访汪中丞同年。明代。皇甫汸。看花同在曲江傍,一散天涯二十霜。禹贡导河由泗水,汉家歌瓠以宣房。才堪作楫川能济,发愧成丝路转长。日暮楼前思贳酒,得逢任令更清狂。
明教禅师五种不坏赞 其二。宋代。释居简。去窒而聪,去塞而通。于无数声,齐万窍风。风止声消,音响寂绝。谷神不死,听火焰说。说无所说,闻无所闻。烟灭灰飞,所亡者存。以是耳根,示尔四众。厚德宏功,千二百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