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舟北上又新除,别我吴门意有馀。岂谓间关䰟独返,伤心空读寄来书。
张夏山挽词 其八。明代。文徵明。扁舟北上又新除,别我吴门意有馀。岂谓间关䰟独返,伤心空读寄来书。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文徵明。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春日登楼 其二。宋代。刘攽。野性耽章句,春容看旅愁。眼前都俗物,天外倚高楼。芳草茫茫绿,清淮
正月十五日试院中烹茶因阅溪碑。宋代。吕本中。小炉方鼎蛙蚓鸣,那知帘外东风惊。乱云初破盘凤影,缺月半堕春江明。已驱簿领出门去,更洗肝肺令愁醒。大碑古字久寂寞,高堂素壁空峥嵘。坐看光焰扫尘土,便觉冰霰临窗屏。文章断绝生气在,妙句直欲无兰亭。峄山野火烧欲尽,瘗鹤半在江中陵。不知此书更奇古,反覆餍饫无讥评。山精地神肯爱护,至今欧虞来乞灵。要令石鼓举吉日,不必细字临黄庭。生平访古少如意,对此自足忘经营。世间儿女争媚好,纸上姓名谁重轻。迩来半月得坚坐,一室当行千里程。南楼灯火漫明灭,北里笙竽频送迎。儒生事业了不恶,故人浮沈吾懒听。更阑更自取书读,唤起奴仆寻短檠。
古意诗二首 其二。南北朝。萧衍。当春有一草,绿花复垂枝。云是忘忧物,生在北堂陲。飞飞双蛱蝶,低低两差池。差池低复起,此芳性不移。飞蝶双复只,此心人莫知。
咏古 其二。清代。周沐润。不是劝农还,安知稼穑难?括田唐使者,搜粟汉都官。天下非秦越,朝端必范韩。诸君颂阶泰,莫废注危竿。
题法轮寺。宋代。王之道。孤塔云烟外,荒蹊草莽间。蓼花红糁碎,枫叶绛绡殷。送客三溪远,逢僧半日閒。功名休览镜,沦落鬓毛斑。
送清坚老人宰辰阳四首 其一。唐代。王质。黔郡随山壤,卢溪上水舟。双眸长不夜,两鬓未全秋。制锦宁伤手,鸣琴自点头。武陵花赏遍,安稳上瀛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