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柳随花路四千,吟风弄月有双贤。西樵住过罗浮臈,待得春风送子旋。
丁未八月十三夜枕上预留洪觉山方明谷。明代。湛若水。问柳随花路四千,吟风弄月有双贤。西樵住过罗浮臈,待得春风送子旋。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湛若水。(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挽金太常。明代。李崇仁。礼仪今太叔,史学昔公羊。四十人间世,千秋地下郎。空庭余败草,老树耿斜阳。俯仰成陈迹,经过只自伤。
上阳白发人-愍怨旷也。唐代。白居易。上阳人,红颜闇老白发新。绿衣监使守宫门,一闭上阳多少春。玄宗末岁初选入,入时十六今六十。同时采择百馀人,零落年深残此身。忆昔吞悲别亲族,扶入车中不教哭。皆云入内便承恩,脸似芙蓉胸似玉。未容君王得见面,已被杨妃遥侧目。妒令潜配上阳宫,一生遂向空房宿。宿空房,秋夜长,夜长无寐天不明。耿耿残灯背壁影,萧萧暗雨打窗声。春日迟,日迟独坐天难暮。宫莺百啭愁厌闻,梁燕双栖老休妒。莺归燕去长悄然,春往秋来不记年。唯向深宫望明月,东西四五百回圆。今日宫中年最老,大家遥赐尚书号。小头鞋履窄衣裳,青黛点眉眉细长。外人不见见应笑,天宝末年时世妆。上阳人,苦最多。少亦苦,老亦苦,少苦老苦两如何。君不见昔时吕向美人赋,又不见今日上阳白发歌。
金陵天津桥。元代。黄溍。五云零落渺天涯,陈迹苍茫日自斜。画角已吹边塞曲,红蓝新长内园花。可怜遗老埋黄壤,曾倚春风望翠华。好在北山猿与鹤,依然同住旧烟霞。
南柯子十三首 其二。清代。王时翔。叠巘云光接,浓阴树色连。木兰艇子绿波湾。风影轻翻红袖、拂低阑。照水愁蛾敛,看山笑靥圆。沉吟半刻亸香肩。应有春游诗句、写吴笺。
续八咏·薰风夏更宜。宋代。唐仲友。夏更宜,更宜倚栏客。扇化养之清微,布丰美之涧泽。空翠幄之桑柘,涨黄云之麰麦。扫园囿之落红,溢亩浍之疎白。亘东西之入望,固高下之无择。响缫车於林野,度牧笛於阡陌。消永昼於尊罍,散轻暑於絺綌。嘉宾可以娱,尘襟可以释。俯槛草芊芊,怀人情脉脉。黄梅熟兮大霔,洪涛涨兮古渡。前渚长兮长已没,浮梁断兮断无路。驻征客之行舟,失远村之芳树。望青林之济溺,虑黄帕之为蠹。浪汹涌而未息,云冥濛而犹固。幸学海不为远,忽安流已如故。赤日照奇峰,绝壑召神龙。奔雷过车响,急雨跳珠容。为霖利已溥,泼墨收无踪。微凉入殿阁,朝爽开心胸。高明可居君莫厌,变化莫测吟可供。
竹溪痔后齿痛小诗问讯。宋代。刘克庄。天寿斯文嘿护持,区区二竖莫儿嬉。炊糜足以留佳客,淡面贤于聘上医。渴见紫芝常入梦,共游共檗屡愆期。溪边雨过春泥滑,借问门前裹饭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