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明洞里亦吾庐,喜共公来木石居。直须坐到江河满,不禦流行自沛如。
已答赵大洲司成书意有未尽情见乎辞 其二。明代。湛若水。元明洞里亦吾庐,喜共公来木石居。直须坐到江河满,不禦流行自沛如。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湛若水。(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清溪路中寄诸公(一作寄韦于二侍御)。唐代。崔备。偏郡隔云岑,回溪路更深。少留攀桂树,长渴望梅林。野笋资公膳,山花慰客心。别来无信息,可谓井瓶沉。
惠州西湖杂诗 其十。清代。丘逢甲。门题山水小蓬瀛,前辈传经讲席横。一片湖云遮不住,藕花深处读书声。
【中吕】普天乐 崔张十六事。元代。关汉卿。普救姻缘西洛客说姻缘,普救寺寻方便。佳人才子,一见情牵。饿眼望将穿,馋口涎空咽。门掩梨花闲庭院,粉墙儿高似青天。颠不刺见了万千,似这般可喜娘罕见,引动人意马心猿。
旅夜对月有怀尹舜卿。元代。吴景奎。金点知更万籁收,可人清景思悠悠。朱帘卷雨初消暑,冰簟含风不耐秋。推枕忽惊身是客,倚阑惟有月当楼。此时无限相思意,目断孤鸿寄远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