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山翠色入云齐,一角青天为尔低。即欲拨云问天路,云深天路恐无蹊。
长江杂咏十一首 其二 将入九华。明代。湛若水。九山翠色入云齐,一角青天为尔低。即欲拨云问天路,云深天路恐无蹊。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湛若水。(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宿灵泉寺二首 其二。宋代。刘跂。团团芳桂树,隐隐岩之幽。敷坐翳其阴,酌彼飞泉流。丝桐怀友人,写我心离忧。
携诗视石遗出门为风吹去属有所思竟勿觉也。清代。林旭。运乖只恐沟渠污,思至须防坑谷伤。缘汝痴呆却无益,不教建鼓觅逋亡。
和宋五见寄。元代。郭钰。苦辞樽酒不同倾,流水浮萍复有情。今日江南望江北,绿阴如雨鹁鸠鸣。
送丁戊山人还闽中诗 其一。明代。黎民表。蚤从丹箓学神仙,脱悟真乘了内篇。杖有百钱行自得,居惟一榻坐皆穿。寻山但可如康乐,蹈海何须学鲁连。临别揽衣空恋恋,几时谈笑复随缘。
饮酒二十首同苏翰林先生次韵追和陶渊明十六。宋代。晁补之。王道无偏党,此语闻诸经。高贤如大海,亦以众流成。文饶叹维州,刀锯人所更。相如后私怨,此语惊秦庭。小人虑事疏,妄意盐车鸣。安得如江酒,洗我尘垢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