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河过义庄,忆昔史子贤,三以义让业,附郭二顷田。
养贤为国桢,有功人不然。又闻溧阳谣,赈饥破什千。
焚券公煤山,允殖王所天。有功蒙不韪,养贤以殖氓。
贪夫多灭义,反为世人怜。三代直道行,天运亦何愆?
嗟亦已焉哉,问天天不言。矢时告来裔,感义同勉旃。
过东义庄感旧而作。明代。湛若水。遵河过义庄,忆昔史子贤,三以义让业,附郭二顷田。养贤为国桢,有功人不然。又闻溧阳谣,赈饥破什千。焚券公煤山,允殖王所天。有功蒙不韪,养贤以殖氓。贪夫多灭义,反为世人怜。三代直道行,天运亦何愆?嗟亦已焉哉,问天天不言。矢时告来裔,感义同勉旃。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湛若水。(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吴六合道原席上。宋代。韦骧。单舸西来六月初,偶逃远役且踌躇。幽寻古寺情怀放,高会虚堂暑气除。地主延留情已厚,故人邂逅乐何如。回头陈迹无寻处,姓字閒于壁上书。
次韵伯瑞叔骥常字韵。宋代。赵蕃。来往区区莫谩忙,转头还是俗相妨。题诗见子留人意,作客如家自我常。休叹清明仍值雨,好于元已趁还乡。布衾木枕犹堪质,要似当年人姓阳。
西泠小立即事二首 其二。宋代。周密。桂风兰露晚阴清,远翠空濛去鹭明。一叶扁舟一弯月,白荷香里听蝉声。
苏台竹枝词 一十首。元代。杨维桢。虎丘山上塔层层,静夜分明见佛灯。约伴烧香寺中去,自将钗钏施山僧。
送金伴读归汝宁省家。唐代。王翰。大梁门外分襟处,南望白云是蔡州。且喜承恩延讲席,又蒙荣赐上归舟。幽轩月上吴城闭,洄曲春生汝水流。及到家庭元夕近,满街灯火照欢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