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节寻名山,四美兼二难。不知循去步,已历翠微间。
独立在物表,高视乎尘寰。斯人苦长勤,时去未知还。
高歌发长啸,连山起雾烟。
九日同诸贤登高甘泉山 其一。明代。湛若水。名节寻名山,四美兼二难。不知循去步,已历翠微间。独立在物表,高视乎尘寰。斯人苦长勤,时去未知还。高歌发长啸,连山起雾烟。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湛若水。(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相和歌辞。采莲曲三首。唐代。王昌龄。吴姬越艳楚王妃,争弄莲舟水湿衣。来时浦口花迎入,采罢江头月送归。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越女作桂舟,还将桂为楫。湖上水渺漫,清江初可涉。摘取芙蓉花,莫摘芙蓉叶。将归问夫婿,颜色何如妾。
拌毫笔。宋代。李石。管城无别派,毛族竞分支。公子兔三穴,大夫羊五皮。端能开句眼,未肯画愁眉。若问结绳祖,先从六画推。
满庭芳 美人春睡图。清代。孙荪意。数遍花须,吹残柳絮,无聊掩上窗纱。深深庭院,帘幕几重遮。渐觉相思意倦,压绣衾、红玉偎斜。叮咛意,画梁燕子,絮语莫惊它。知伊当此际,人儿见否,幽恨空赊。乍坠来、钗凤松却鬟鸦。摇漾柔魂一缕,倩杨花、扶向天涯。谁催觉、枕痕印处,双颊晕朝霞。
促织鸣。元代。陈高。促织鸣,鸣唧唧。懒妇不惊,客心悽恻。秋夜月明露如雨,西风吹凉透絺苧。懒妇无裳终懒织,远客衣单恨砧杵。促织促织,无复悲鸣。客心良苦,懒妇不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