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或抱荆璞,人或誇燕石。非不诬此石,向人难历历。
历历恐伤明,明者当自识。
赠吾廷介致仕归开化诗四首 其二。明代。湛若水。我或抱荆璞,人或誇燕石。非不诬此石,向人难历历。历历恐伤明,明者当自识。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湛若水。(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灵芝寺。宋代。徐集孙。梵宇背湖光,朱桥度绿杨。折藤维小艇,拂石坐幽房。斋版惊閒鹭,苔碑卧夕阳。都人喧鼓吹,未识此徜徉。
洞庭秋月行。唐代。刘禹锡。洞庭秋月生湖心,层波万顷如熔金。孤轮徐转光不定,游气濛濛隔寒镜。是时白露三秋中,湖平月上天地空。岳阳楼头暮角绝,荡漾已过君山东。山城苍苍夜寂寂,水月逶迤绕城白。荡桨巴童歌竹枝,连樯估客吹羌笛。势高夜久阴力全,金气肃肃开星躔。浮云野马归四裔,遥望星斗当中天。天鸡相呼曙霞出,敛影含光让朝日。日出喧喧人不闲,夜来清景非人间。
借居值雪。宋代。陈起。已叹长安索米难,可禁风雪满长安。无家又是于人借,有命从来只有宽。春入园林根觉暖,色连天地眼生寒。西湖寂寞梅无伴,合向孤山忍冻看。
和彦猷在华亭赋十题依韵·昆山。宋代。韩维。晋衰士不竞,识者逃其名。陆生起江湖,文藻振英声。遂令昆丘号,长配山不倾。君看玉就毁,孰与樗全生。
山居 其二。明代。谢重华。却笑年前未挂冠,欲排阊阖献琅玕。于今筮得天山遁,且学诗人咏考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