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泉于石泉,本性同气味。合是清者流,异派为兄弟。
石泉别甘泉,白日飞黄去。手持三尺法,五色云生处。
愿酌石下清,为世洗冤滞。非但洗冤滞,洗彼眼中翳。
赠少司寇潘石泉年兄先生赴召入京。明代。湛若水。甘泉于石泉,本性同气味。合是清者流,异派为兄弟。石泉别甘泉,白日飞黄去。手持三尺法,五色云生处。愿酌石下清,为世洗冤滞。非但洗冤滞,洗彼眼中翳。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湛若水。(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酬陆三十二参浙东见寄。唐代。权德舆。骢马别已久,鲤鱼来自烹。殷勤故人意,怊怅中林情。茫茫重江外,杳杳一枝琼。搔首望良觌,为君华发生。
海阳十咏。切云亭。唐代。刘禹锡。迥破林烟出,俯窥石潭空。波摇杏梁日,松韵碧窗风。隔水生别岛,带桥如断虹。九疑南面事,尽入寸眸中。
晚春喜友人至。宋代。吴锡畴。柳门竹巷静生苔,节序俄惊物物催。一雨拉将寒食过,百花让与牡丹开。若为缱绻留春日,正可淋漓纵酒杯。呼舞忽闻猿鹤喜,儿童忙报故人来。
江行。明代。张吉。晨起梳头罢,孤舟任稳栖。野蕉寒叶净,溪竹露梢低。寡欲宁忧瘴,言怀偶自题。片云江色外,閒领客心西。
邓县君挽辞二首 其二。宋代。刘弇。中庭熨泠事多违,像设俄惊穗作帏。风雨夜花连子失,铅黄朝镜觉鸾非。一篇潘赋空赍恨,数鼓庄盆未息机。俯仰便成今昔异,瓶银簪玉意何归。
邓伯乔远还寄讯二首 其二。明代。李孙宸。自得淩江信,经年断尺书。生涯那可问,浪迹竟何如。岁月潘郎鬓,风烟楚泽渔。山川修复阻,疑望涕盈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