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山有好音,仁面见真种。不须门花实,参天由把拱。
答陈瑞山大巡书来仁面已见种子之喻二首 其一。明代。湛若水。瑞山有好音,仁面见真种。不须门花实,参天由把拱。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湛若水。(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致政朝奉挽词 其一。宋代。孙觌。出岫孤云自卷舒,平生心事付樵渔。便抽手板还丞相,独把鸱夷载后车。扫轨更无云外辙,传家尚有枕中书。百年大梦行当觉,日月浑将一醉除。
道中即事 其四。宋代。方岳。梅已飘零尚典刑,断魂篱落野烟青。灵均憔悴乃知此,到老可人宁独醒。
次韵韦深道独乐堂十绝 其七。宋代。周紫芝。闻君开华堂,图书富千古。应笑碧衣郎,试吏坐蓝缕。
观江南牡丹。唐代。张蠙。北地花开南地风,寄根还与客心同。群芳尽怯千般态,几醉能消一番红。举世只将华胜实,真禅元喻色为空。近年明主思王道,不许新栽满六宫。
故参政李公挽诗三首 其二。宋代。王十朋。方面功尤著,朝端气最刚。身能缚元济,城不陷睢阳。思奋少连笏,耻同袁盎堂。永嘉瞻五马,遗爱可能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