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行重行行,行行过峡山。登山望所思,大科霄汉间。
霄汉岂云远,见之在不迁。纷纷怅离别,浩浩元同天。
赠洪觉山方时素归福山五首 其一。明代。湛若水。行行重行行,行行过峡山。登山望所思,大科霄汉间。霄汉岂云远,见之在不迁。纷纷怅离别,浩浩元同天。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湛若水。(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游庐山南阜步月回寓馆。宋代。周登。不入山中不识闲,不因月上不知还。老僧长揖归方丈,只有钟声送出山。
洞庭千古月,湘水一天秋。凉宵将傍三五,玩事若为酬。人立梧桐影下,身在桂花香里,疑是玉为州。宇宙大圆镜,沆瀣际空浮。傍谯城,瞻岳麓,有巍楼。不妨举酒,相与一笑作遨头。人已星星华发,月只团团素魄,几对老蟾羞。回首海天阔,心与水东流。
水调歌头·洞庭千古月。宋代。李曾伯。洞庭千古月,湘水一天秋。凉宵将傍三五,玩事若为酬。人立梧桐影下,身在桂花香里,疑是玉为州。宇宙大圆镜,沆瀣际空浮。傍谯城,瞻岳麓,有巍楼。不妨举酒,相与一笑作遨头。人已星星华发,月只团团素魄,几对老蟾羞。回首海天阔,心与水东流。
蒲州八咏 其一 蒲津晚渡。金朝。段成己。城下行舟一箭轻,城头落日半竿明。河流汹汹风仍急,时听浮空欸乃声。
岁时书事 其九。宋代。张侃。心官素坦夷,幼荷父兄诏。口诵太古篇,烟村杂渔钓。谁知贤者乐,竟坐旁人谯。偶有百鍊铜,铸作架上照。形模虽不同,小大亦相肖。一为世所移,作事非素料。酒中有妙理,勿学渊明笑。渊明旷荡人,行藏同荷筱。天外有奇趣,勿学孙登啸。孙登隐逸辈,施为异常调。万事付自然,吾方诣至妙。
赠李尉归霅川。宋代。李曾伯。佩弦示良规,恤纬寓忧抱。人为海鸥惧,谁谓屋乌好。子别肯赠言,我愧未闻道。药石十数字,唤醒知几早。
题东坡游赤壁图并后一绝为钱仲礼赋。明代。曹义。老瞒曾此倒旌旗,遗恨茫茫带碧漪。独有先生心似水,来游朗咏月明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