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云有甘泉,似为甘泉设。此泉有本源,迸出山石裂。
维甘隽不坏,维泉流不竭。不竭与有本,问我如何说?
安得挽此泉,尽救天下渴。
题复齐云甘泉旧名。明代。湛若水。齐云有甘泉,似为甘泉设。此泉有本源,迸出山石裂。维甘隽不坏,维泉流不竭。不竭与有本,问我如何说?安得挽此泉,尽救天下渴。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湛若水。(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暮行河堤上。唐代。韩愈。暮行河堤上,四顾不见人。衰草际黄云,感叹愁我神。夜归孤舟卧,展转空及晨。谋计竟何就,嗟嗟世与身。
朝中措(昌甫作长短句呈朱卿、余_,因和韵)。宋代。韩淲。水南何事兴偏浓。花草小园中。山气静分余霭,泉声幽转流淙。午桥坐上英豪客,今昔为谁容。不是倚楼人在,登临无复携筇。
题田给事一竹轩。明代。郑善夫。羡尔云霄势,泠然冰玉姿。空斋寄森爽,独立出喧卑。尚阻潇湘对,终收淇澳诗。幔亭霜雪盛,应长凤凰枝。
送王尊师归湖州。唐代。司空曙。烟芜满洞青山绕,幢节飘空紫凤飞。金阙乍看迎日丽,玉箫遥听隔花微。多开石髓供调膳,时御霓裳奉易衣。莫学辽东华表上,千年始欲一回归。
寄凤阳府斯文诸君子 其四 赖思顺先生。明代。郑真。盛时美产见真材,浩浩长淮教席开。帝里辉光依日月,禹门变化待风雷。尺书每欲从人寄,匹马何当访我来。闻说今年催满考,青云送上凤凰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