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浓不可泥,情缓故无疲。称意崖云丽,伤心壁月奇。
久婴性尔癖,太瘦是吾诗。微意凭谁诉,峰头病鹤知。
太平道中观石壁次韵二首 其二。明代。湛若水。景浓不可泥,情缓故无疲。称意崖云丽,伤心壁月奇。久婴性尔癖,太瘦是吾诗。微意凭谁诉,峰头病鹤知。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湛若水。(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谢林簿遗庐阜茶芽。宋代。潘牥。谁采匡庐紫玉芽,二千里路到吾家。砖炉石铫自烹吃,清落诗脾作雪花。
呈蔡元德二首。宋代。王之道。别来閒计日,一日似三秋。顾我无能老,逢君始欲愁。诗情今转胜,交契久还稠。学问神龟似,当年继践猷。
明堂庆成。宋代。欧阳修。辰火天文次,◇门路寝闳。奉亲昭孝德,惟帝飨精诚。礼以三年讲,时因万物成。九筵严太室,六变导和声。象魏中天起,风雷大号行。欢呼响山岳,流泽浃根茎。宝墨飞云动,金文耀日晶。从臣才力薄,无以颂休明。
粉红牡丹。明代。陈昌。东风暗折锦云堆,不待花奴羯鼓催。兴庆池头春宴罢,天香留得九霞杯。
题窦伯山小隐诗六首 其五。唐代。王质。瘦水微皴渐复槽,秋枫脱叶下江皋。王杨卢骆青冥上,不废江河废尔曹。
和李溉之园居杂咏八首 其三。元代。范梈。圃色依帘障,天光切户庭。草生连夜雨,花落遍池星。未遂翔寥廓,真堪托晦冥。逢时须紫燕,得意拂青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