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君刺太平,问讯太平治。太平本无象,人心平即是。
送江君一桂之广右太平守。明代。湛若水。使君刺太平,问讯太平治。太平本无象,人心平即是。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湛若水。(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寄鄂渚王子文教授。元代。仇远。笑把青藜杖,远游黄鹤城。雨消战伐气,春生弦诵声。相从未有约,久别难为情。东望思渺渺,江长秋月明。
马上。宋代。施枢。只为溪山有宿盟,两旬两度此经行。马嘶险迳霜蹄滑,鸥舞平沙雪羽轻。豪气不从尘外减,新诗偏向道间成。梅花似有相迎意,野水篱边数蕊明。
解舟。宋代。释绍嵩。落日放船好,波恬尔许平。水光浮棹碧,山意入诗清。世路方行险,江人莫问程。顺流风更顺,飒飒片帆轻。
比在阜城寺中韵所得语还里任伯首和之因并录传冀有相广者 其三。宋代。王安中。风襟得清泠,世味增淡薄。委蝉观四大,缚虎视六凿。中肠过饥雷,益悟非妄作。
毕叔文以双头白莲送程士和录唱酬诗以求次韵。宋代。赵蕃。是间何处有涟漪,况复双莲为出奇。要使惔焚成一洗,政须冰雪露多姿。折来不许从君玩,赋就空能唤我为。已见神人出姑射,定烦朝日避咸池。
奉和扈从温泉宫承恩赐浴。唐代。蔡希周。天行云从指骊宫,浴日馀波锡诏同。彩殿氤氲拥香溜,纱窗宛转闭和风。来将兰气冲皇泽,去引星文捧碧空。自怜遇坎便能止,愿托仙槎路未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