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霞洞里读书台,台外风光为尔开。山月于今几圆缺,两贤何事未归来。
登青霞冼子潘子读书台有感。明代。湛若水。青霞洞里读书台,台外风光为尔开。山月于今几圆缺,两贤何事未归来。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湛若水。(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铁笛道人遗筚篥七绝 其二。宋代。张宪。朔客苍头一尺髭,酒酣气热卷芦吹。花娘不展徘徊拜,虚负王孙五字诗。
得家书三首 其二。明代。王立道。吴楚同千里,君亲自一心。看云遥北极,望日迟南音。未返王阳驭,空成越舄吟。春来江汉水,何似旧时深。
重游九莲庵。清代。史梦兰。锦绣屏风四面开,骑驴又逐白云来。夕阳峰影当窗落,细雨泉声绕壁回。僧指瀑源穿树杪,雀争残果坠经台。青山如旧朱颜改,醉向林峦酹一杯。
励志诗 其三。清代。计元坊。鸩毒惟晏安,古人戒自适。所以陶士行,运甓日累百。破贼石头下,精勤由素积。奈何卑栖士,嗜懒如有癖。志为气之帅,志锐气自役。原师闻鸡入,无蹈嵇阮迹。
送李通守归镡上 其二。明代。林鸿。共看少府历山城,驻马西镛第几程。海峤遥连闽峤紫,昭潭曾似剑潭清。半帘月色供诗句,一路梅花遣宦情。明日咨询归去后,定将嘉绩达宸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