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生笃孝思,终身念母慈。绵绵衣上线,见母不见衣。
笑语与居处,优乎见容止。行道以立身,大孝在吾子。
孝思诗。明代。湛若水。卢生笃孝思,终身念母慈。绵绵衣上线,见母不见衣。笑语与居处,优乎见容止。行道以立身,大孝在吾子。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湛若水。(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和吴冲卿集禧斋祠。宋代。王安石。缄封祝辞密,占写御名真。帝坐遥临物,星图俯映人。风含烟外节,月点雾中茵。沈藿升烟远,槐檀取燎新。羽衣归寂寞,金锼立逡巡。却想来时路,还疑隔一尘。
古诗 其五。清代。丘逢甲。凉风剥高林,万树忽全裸。英华不可恃,荣者已先堕。人生怀百忧,所见毋乃左!乾坤忽流劫,万汇尽一火。死者为哀燐,存者仅硕果。出门念交旧,万里剩孤我。嗟哉何酷毒,此罪天应坐。留此七尺躯,马革不得裹。畀为愁城主,所值无一可。闻有古化人,天不能福祸。我欲往从之,道远多坎坷。采桂持作楫,纫兰持作柁。茫茫此愁海,远泛凌风舸。
清源山房为晋江石申卿 其四。明代。梁有誉。雅志在林壑,高斋常晏如。看凫羞汜汜,梦蝶觉蘧蘧。洞有大罗客,山藏小酉书。凭君话风景,何似上皇馀。
同一中夜集慈华寺。明代。卢龙云。南北飘零寡所欢,驱驰空自愧微官。秋风念旧鲈鱼脍,夜雨怜君苜蓿盘。客路相逢乡语熟,禅房深坐漏声寒。何时得共罗浮月,松露潇潇洒鹖冠。
松级偶晨登,樾馆聊夕止。轻裾挟馀滋,溪烟宛方起。
夫君碧云期,良会伫难委。凌霄岂有扪,步秀方可纪。
小霁过枫木岭至白云庵雨作观刘子参新亭纹石留五宿刘云亭下石门石座似端州醉石遂有次作二首 其一。明代。王夫之。松级偶晨登,樾馆聊夕止。轻裾挟馀滋,溪烟宛方起。夫君碧云期,良会伫难委。凌霄岂有扪,步秀方可纪。流耳延雨声,惊华粲石理。架阁馺微霄,初英散新紫。云观权众木,神楼耸弱水。仙游亦在区,魏榭空云绮。淹宿有馀清,实归载留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