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生笃孝思,终身念母慈。绵绵衣上线,见母不见衣。
笑语与居处,优乎见容止。行道以立身,大孝在吾子。
孝思诗。明代。湛若水。卢生笃孝思,终身念母慈。绵绵衣上线,见母不见衣。笑语与居处,优乎见容止。行道以立身,大孝在吾子。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湛若水。(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我冠。明代。邵宝。生我冠,死我冠,我冠不毁我璧完。于嗟乎公乃盖棺,给孤寺中白骨寒。蜀道难于天,臣心有如铁。生前未致尉陀书,死后空还苏武节。于嗟兹游亦奇绝,万古清风一秦越。
游清凉寺。宋代。吴可。延步石城坞,迢迢去兴长。野田耕晚雪,寒树倚斜阳。载酒追狂客,论才得漫郎。无因遂高蹈,时复借山房。
金口渡江。魏晋。王济。两峰遥对峙,十里大江横。锁钥分南北,河山几战争。晴云汉川树,初日武昌城。为访桓公柳,攀条别绪萦。
次吴秋潭韵。宋代。俞桂。相逢款话傍檐西,坎止流行事不齐。君到白苹秋正好,饱吟风月棹前溪。
试院唱酬十一首 次前韵。宋代。苏辙。南国号多士,几人洙泗风。英材自入彀,坏阵不劳攻。文缛山藏豹,飞高弋慕鸿。蚩妍归品藻,得失付虚空。考行先推本,登贤旋奏公。期君缓归辔,一醉鹿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