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爱玻璃泉,泉与心同渊。不待酌饮之,心源已涓涓。
涓流作大海,坏土成高山。山高乃有灵,水深蛟龙蟠。
观玻璃泉。明代。湛若水。吾爱玻璃泉,泉与心同渊。不待酌饮之,心源已涓涓。涓流作大海,坏土成高山。山高乃有灵,水深蛟龙蟠。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湛若水。(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挽词(二首)。明代。王恭。湿云如醉护轻尘,黄蝶东风满四邻。新绿只疑销晓黛,落红犹记掩歌唇。舞楼春去空残日,月榭香飘不见人。欲觅梨云仙梦远,坐临芳沼独伤神。
李辰州黑首白身名马歌。元代。梁寅。李侯名马姿相别,赤骝紫燕俱下列。头纯黑色身遍白,一片阴云兼积雪。自言辰州初买时,城门走试惊飙驰。少年旁观皆叹息,前者未闻今见之。矫如玄龙跃春水,巨浪掀腾玉鳞起。夜将金络光可睹,昼鞲银鞍色相似。东还豫章今几载,黄金可市当十倍。长鸣冀北群已空,出猎阴山意常在。吁嗟李侯才更贤,虬须燕颔神凛然。明年踏雪趋幽燕,青霄飞鞚朝九天。九重诏拜大都护,此马愿逐双旌去。
襄国饮鸳水野亭奉怀张㠠山明府。明代。卢楠。秋尽野亭鸳水阴,平沙落日青枫林。寒花烂熳不自爱,霜风一堕柴门深。我来对此沉吟久,况是㠠山别离后。何处浮云晚未还,散愁且醉襄城酒。
戏题僧庵。宋代。陆游。致虚守静气常全,家付儿孙命委天。梦事只堪高卧看,危途谁校疾行先?独辕短棹聊乘兴,野草幽花自斗妍。数宇漫留僧壁去,与身闲作後身缘。
春暮思平泉杂咏二十首。望伊川(自此并淮南作)。唐代。李德裕。远村寒食后,细雨度川来。芳草连谿合,梨花映墅开。槿篱悬落照,松径长新苔。向夕亭皋望,游禽几处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