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3—1465)苏州府昆山人,字时乂,号介庵。正统十三年进士。观政大理寺,寻因疾归。父母相继亡故后,绝意仕进,专心经史。好为诗文。有《平桥集》。...
郑文康。(1413—1465)苏州府昆山人,字时乂,号介庵。正统十三年进士。观政大理寺,寻因疾归。父母相继亡故后,绝意仕进,专心经史。好为诗文。有《平桥集》。
览古四十二首(录三十四首)。元代。杨维桢。董卓劫慈明,次以及伯喈。子龙独何人,啖笑却啀啀。高视梁砀上,片云卷而怀。古来高世士,尘埃岂能埋。¤
题赖若谷存斋。宋代。赵汝回。湛湛方寸天,清泠如止水。其止涵空明,其溃汩泥滓。操这恍若遗,舍之渺何倚。瞬息苟不诚,愚智从此始。一篇中庸书,千古防意壘。吾子善守之,勉勉集众美。独不见邻家翁,驱鸡呼犬斜阳中。
东中望见国门有作二首 其一。清代。夏曾佑。亭亭黄日向入斜,古道衰杨噪晚鸦。忽见林边排雉堞,真成孤注向天涯。
南歌子。宋代。石孝友。乱絮飘晴雪,残花绣地衣。西园歌舞骤然稀。只有多情蝴蝶、作团飞。旧事深琴怨,新愁减带围。倚楼凝望更依依。怕见一天风雨、卷春归。
四月念日琢庵先生坐上留别。明代。边贡。绸缪初罢月中琴,客主同悬去住心。已喜石枰凉近烛,更怜刁斗乱鸣砧。华星湿缀三更露,碧树阴开四月霖。长忆此尊还此坐,玉珂他日会重寻。
和江文通杂拟诗三十首 其二十 谢仆射。近现代。弘历。环洲穷窈窕,绝壑探清整。驾言命巾车,退食出兰省。素心契九秋,目与天水永。黄华发幽崖,绿柯荫高岭。俯仰得所欣,西峰衔落景。偃憩御閒轩,凉蟾悬夜静。曾是耽寥寂,所好性各秉。折麻寄知音,聊以当歌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