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读稊稗篇,庄生如有悟。糟粕苟不存,吾道在何处。
醉经楼又四首 其二。明代。唐伯元。吾读稊稗篇,庄生如有悟。糟粕苟不存,吾道在何处。
(1540—1598)明广东澄海人,字仁卿。万历二年进士。历知万年、泰和二县,有惠政。官至南京吏部文选司郎中,佐尚书孙丕扬澄清吏治,苞苴不及其门。受业于永丰吕怀,深疾王守仁新说,上疏反对守仁从祀文庙。有《二程年谱》等。...
唐伯元。(1540—1598)明广东澄海人,字仁卿。万历二年进士。历知万年、泰和二县,有惠政。官至南京吏部文选司郎中,佐尚书孙丕扬澄清吏治,苞苴不及其门。受业于永丰吕怀,深疾王守仁新说,上疏反对守仁从祀文庙。有《二程年谱》等。
题赵学士松图 。明代。刘基。赵公拈笔作古松,平地跃出三青龙。蜿蜒不上霄汉去,爽飒长留烟雨浓。前朝美人斗草处,犹有当时数株树。江亭六月凉如秋,应与此图相对愁。
题倪元镇画。元代。郭翼。不见草堂桤树西,早来云气忽相迷。野老回船怕风雨,竹鸡栅里莫教啼。
题浯溪 其一。宋代。李祐孙。明皇何以致颠危,林甫国忠成祸基。妃子良心犹不悟,此机惟有九龄知。
咏杏花。明代。黎遂球。北地胭脂破远天,朦胧难护是层烟。朝云过雨醉留梦,春色酣丹兴欲仙。路有锦衣人傍美,节当寒食火偏然。村南郭北须凭记,无限高楼燕语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