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洛桥

上洛桥朗读

  “洛桥”,一作“上洛桥”,即天津桥,在唐代河南府河南县(今河南洛阳市)。当大唐盛世,阳春时节,这里是贵达士女云集游春的繁华胜地。但在安史之乱后,已无往日盛况。河南县还有一处名园遗址,即西晋门阀豪富石崇的别庐金谷园,在洛桥北望,约略可见。人春日独上洛阳桥,北望金谷园,即景咏怀,以寄感慨。

  它先写目中景。眺望金谷园遗址,只见柳条在春风中摆动,婀娜多姿,仿佛一群苗条的伎女在翩翩起舞,一派春色繁荣的好风景。然后写心中情。面对这一派好景,此时只有诗人孤零零地站在往昔繁华的洛阳桥上,觉得分外冷落,不胜感慨系之。

  诗的主题思想是抒发好景不长、繁华消歇的历史盛衰的感慨,新意无多。它的妙处在于艺术构思和表现手法所造成的独特意境和情调。以金谷园引出洛阳桥,用消失了的历史豪奢比照正在消逝的现时繁华,这样的构思是为了激发人们对现实的关注,而不陷于历史的感慨,发人深省。用柳姿舞腰的轻快形象起兴,仿佛要引起人们对盛世欢乐的神往,却以独上洛桥的忧伤,切实引起人们对时世衰微的关切,这样的手法是含蓄深长的。换句话说,它从现实看历史,以历史照现实,从欢乐到忧伤,由轻快入深沉,巧妙地把历史的一时繁华和大自然的眼前春色溶为一体,意境浪漫而真实,情调遐远而深峻,相当典型地表现出由盛入衰的中唐时代脉搏。应当说,在中唐前期的山水诗中,它是别具一格的即兴佳作。

李益

李益(约750—约830), 唐代诗人,字君虞,祖籍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

李益朗读
()

猜你喜欢

平生长笑韩潮州,欲持谠议回冕旒。读书城南晚所赋,无乃不为韩符谋。

人间达官可力取,钓名但以诗为钩。汗牛充宇作底用,富贵面热渠当羞。

()

绮语场中误立身,一生涂抹费精神。于今较得些儿子,便觉无名可借人。

()

春山落翠微,柳色开青眼。小立背东风,燕子穿花转。

揉碎碧桃花,团作相思茧。芳草满天涯,此意凭谁遣。

()

閒弄香兰楫,斜开紫绮襟。

回风收雨脚,静月到湖心。

()

倏忽秋又尽,明朝恰立冬。

细倾碧潋滟,喜对白芙蓉。

()

掉头宇内寻知己,知己茫茫天压水。龙马已被羲皇骑,祥麟恨枕尼山死。

遂穷碧落罗星斗,奎娄散渡银河走。回经弱水迈扶桑,人间旷望空烟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