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几度欲寻幽,此日虽来不暇游。
一棹黄昏过山下,疏灯络纬满林秋。
晚过张林山。明代。浦源。名山几度欲寻幽,此日虽来不暇游。一棹黄昏过山下,疏灯络纬满林秋。
常州府无锡人,字长源,号海生。工诗,善画。官晋府引礼舍人。明初游闽中。慕林鸿诗名,访之,鸿延之入社。...
浦源。常州府无锡人,字长源,号海生。工诗,善画。官晋府引礼舍人。明初游闽中。慕林鸿诗名,访之,鸿延之入社。
重送王晓沧次前韵 其三。清代。丘逢甲。一官便具奴才性,谁是英雄出此圈。且合看山持手版,钓龙台上啸寒烟。
雨后春归招杨承之小酌待月作留春诗五绝三月十七日也 其四。明代。郭之奇。白眼看人休太憨,青春去我未全甘。只宜花下吟诗醉,时向樽前纵酒谈。
出灵羊峡望香炉诸峡山。明代。区大相。香炉复灵峡,信美且吾州。伊昔投荒路,今看拥上游。猿啼千嶂雨,枫落片帆秋。作赋何年客,偏怜风景幽。
王丞石泉。元代。廖大圭。白石丛丛屋上山,泉声一道碧云间。十分如练月同色,万古不痕天照颜。静夜竹斋知雨意,清秋茶鼎共僧閒。甘寒可濯功名念,公子青袍鬓未斑。
郑彦敏以诗惠小女作红黄雪牡丹次韵答之。宋代。廖刚。玉色谁将巧染丹,妆成娇脆学应难。谢家儿女空才思,不似枝头许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