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世愈拙,入山宜深。踽踽空谷,悠悠长林。支颐一卷,挂壁孤琴。
游目閒云,倾耳鸣禽。
水居 其五。明代。高攀龙。涉世愈拙,入山宜深。踽踽空谷,悠悠长林。支颐一卷,挂壁孤琴。游目閒云,倾耳鸣禽。
高攀龙(1562年 - 1626年),字存之,又字云从,江苏无锡人,世称“景逸先生”。明朝政治家、思想家,东林党领袖,“东林八君子”之一。著有《高子遗书》12卷等。万历十七年(1589年)中进士。后遇父丧归家守孝。天启六年(1626年)三月,高攀龙不堪屈辱,投水自尽,时年六十四岁。崇祯初年(1628年),朝廷为高攀龙平反,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谥“忠宪”。...
高攀龙。高攀龙(1562年 - 1626年),字存之,又字云从,江苏无锡人,世称“景逸先生”。明朝政治家、思想家,东林党领袖,“东林八君子”之一。著有《高子遗书》12卷等。万历十七年(1589年)中进士。后遇父丧归家守孝。天启六年(1626年)三月,高攀龙不堪屈辱,投水自尽,时年六十四岁。崇祯初年(1628年),朝廷为高攀龙平反,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谥“忠宪”。
奉使还至近畿先寄史院诸同舍二首 其二。宋代。苏颂。倏忽经冬又涉春,年光冉冉暗催人。要荒一去三千里,晦朔俄惊十二旬。绝代方言空问俗,蓬山直舍已凝尘。汗青何日成书去,头白常惭窃禄频。
乘月过西郊渡。唐代。韦应物。远山含紫氛,春野霭云暮。值此归时月,留连西涧渡。谬当文墨会,得与群英遇。赏逐乱流翻,心将清景悟。行车俨未转,芳草空盈步。已举候亭火,犹爱村原树。还当守故扃,怅恨秉幽素。
望蕲州。明代。杨基。未见蕲州城,已见蕲州山。诸山初不高,苍石砺且顽。想当至正时,民物庶以殷。大江楚西来,万里不闭关。兹山独储英,群雄出其间。遂为祸乱阶,滋蔓莫可删。忆我闻乱初,我方总两鬟。侍立父祖旁,听说国步艰。焉知三十年,见此草与菅。骨肉亦已零,安得发不斑。披榛欲吊古,豺虎怆我颜。苍茫望茅宇,日落孤舟还。
经丽珍园卫绍王兰香殿故基。宋代。耶律铸。国橐危时足藉辞,国香消歇自当时。教人普结司花恨,恨不留心植佞枝。
思桐庐旧居便送鉴上人。唐代。方干。莫道东南路不赊,思归一步是天涯。林中夜半双台月,洲上春深九里花。绿树绕村含细雨,寒潮背郭卷平沙。闻师却到乡中去,为我殷勤谢酒家。
次韵范石湖田园杂兴诗六十首 晚春十二首之二 其十四。元代。凌云翰。狂蜂浪蝶尚飞翻,春去浑无一点痕。秪有东风知客意,乱吹花片拥篱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