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域无归日,炎州列汉官。波声乡梦远,海色泪痕乾。
遗泽千秋古,蛮烟百代寒。如今方羡汝,难得是衣冠。
题波罗庙达奚司空。明代。释今无。绝域无归日,炎州列汉官。波声乡梦远,海色泪痕乾。遗泽千秋古,蛮烟百代寒。如今方羡汝,难得是衣冠。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释今无。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和荅崇道写怀二十咏 其四。明代。夏良胜。不为南人便北山,白云飞尽泪痕乾。于今谁在中朝隐,才著冠裳已厌看。
至滇南次答陆进士震韵 其三 游滇池。明代。王缜。水清鱼自跃,沙暖鸥争眠。一望凝无地,孤舟似上天。光摇彭蠡月,波压洞庭烟。忧乐江湖意,临流亦快然。
同朱道士通上人夜谈因送予归赋此。明代。谢榛。二高多道气,乘夜访幽栖。瑶草元无种,青莲不染泥。鹤閒丹鼎外,月在法云西。相送还成笑,分明过虎溪。
虞美人 渡江。清代。陈维崧。白蘋花尽凋寒玉,舴艋摇空渌。秋潮恰比簟纹平,趁此日斜风细、剪江行。最怜黄歇坟头土,多少今和古。年来生怕说兴亡,笑指楚天新雁、两三行。
酬乐天闻新蝉见赠。唐代。刘禹锡。碧树鸣蝉后,烟云改容光。瑟然引秋气,芳草日夜黄。夹道喧古槐,临池思垂杨。离人下忆泪,志士激刚肠。昔闻阻山川,今听同匡床。人情便所遇,音韵岂殊常。因之比笙竽,送我游醉乡。